【摘 要】
: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断深化的英语课程改革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要求。然而,传统常见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忆,下节课检查。这种模式下的词汇教学,往往学生不得法,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以上背景下,元认知策略的发展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语言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词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断深化的英语课程改革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要求。然而,传统常见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忆,下节课检查。这种模式下的词汇教学,往往学生不得法,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以上背景下,元认知策略的发展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语言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具体包括:计划策略,选择性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这四类元认知策略。笔者选择聊城市某高中学校高三年级两个班级的1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长达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词汇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现状,并进行了词汇检测以选取平行班。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班接受系统的元认知策略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将元认知策略与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结合起来。对照班仍采用原来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实验结束后,笔者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来检测实验班学生词汇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认知和运用的变化情况,收集实验前、后学生的词汇成绩,并通过SPSS23.0软件对比分析,以验证元认知策略对高中生词汇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的教学和训练能够提高高中生在词汇学习中运用此策略的意识与频率,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的自主性与词汇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将元认知策略融入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词汇学习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加主动和高效。
其他文献
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首要资源。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试验区,探索与挖掘出一条体现中国价值、全球意义、景德镇特征及时代发展价值的新道路,将在人们记忆中、历史发展历程中的景德镇转变成为一个体验性强、可触及的景德镇景区,凸显景德镇文化,以古老的文化底蕴与特殊的语言讲述只有中国才有的历史文化与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基于以上背景,有必要探讨景德镇文化艺术人才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以此向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问题也是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应对及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简单,只关注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脱离了实际语言情境。学生对词汇记忆不牢固,对英语词汇学习感觉乏味。面临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教师转变教学方法的任务迫在眉睫。自20世纪60年代全身反应(TPR)教学法提出后,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
词汇是人类意识的缩影,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词汇呈现方式研究比较多的是中学、大学英语的研究,而对于对小学阶段的词汇呈现方式的研究比较少。词汇呈现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探讨并找出适合小学生的词汇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词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用到的理论基础是克拉申输入假说、情境认知理论、精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文献研究等方法,
20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概念被提出后很快就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使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渐增多。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挖掘人类思维潜能的工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弊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智力发展与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从而论证其对提升学生写
分布式服务链由不同地区的品牌商、服务商和顾客三部分组成。其中,品牌商负责给服务商提供品牌经营权并支付工资;服务商负责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并且向品牌商转交收益。可见服务商在分布式服务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担负着整条服务链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在分布式服务链的管理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服务链中各成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可能会使得最终结果偏离整体最优;二是分布式结构带来的服务链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代理
听、说、读、写是体现高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个方面,一直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上,过分强调听,读等一系列语言输入环节,而忽视写作等输出环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削弱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指导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欠佳等。因此,为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细化写作并加强写作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阅读是获取新信息的必要手段,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然而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课堂中缺乏互动环节,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只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不能保证。因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让学生成为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与地理教学的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利用,创建真实场景或虚拟现实以更好地表达空洞、抽象的地理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聊城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例观察等方法,在分析聊城市实际课堂与优质课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展开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化”教学设计。研究结果如下
2017年山东省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教学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对山东省历史学科选课走班教学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山东省扫除选课走班模式障碍提供助力,为历史学科的选课走班教学提供方向指引。文章以聊城一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山东省历史学科选课走班改革现状作简要概述,对选课走班的实施现状、选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聊城一中选课情况,
史料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理念,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和高考题中,史料频繁出现在试题中。选择题和问答题逐渐变成了“材料式选择题”和“材料式问答题”。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文言文史料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文言文史料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选用史料不恰当、课程资源匮乏、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