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红樱校园小说创作中的游戏精神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与儿童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它是儿童心理和生理的本能需要,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游戏精神不仅是儿童本真的、永恒的精神,同时也是儿童文学永恒的精神,是儿童文学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标准。杨红樱作品之所以畅销并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游戏精神的贯彻,游戏精神是其文学创作的灵魂。在校园小说创作中,杨红樱以天性为材料、自由为目的、游戏为载体,尽情涂抹着儿童成长的天空。在游戏化的故事情节中,杨红樱以简单流动带有儿童认知特色的叙事方式、幽默明快的叙述语言,塑造了一群天性活泼的“坏小子”“淘气包”形象,以游戏的精神和姿态,将孩子从成人世界的挤压和禁锢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更贴近儿童自身、更易于让儿童乐于参与的方式对儿童的生命精神进行了诠释。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从儿童的游戏入手,探讨了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渊源关系以及儿童文学中游戏精神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研究在对象择取上的合理性及重大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杨红樱的文学创作观谈起,揭示其作品畅销的秘密在于对游戏精神的张扬;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游戏精神内涵的两个方面剖析了杨红樱创作中的游戏精神。第二章首先从文本分析入手,从游戏情节的设计,游戏伙伴的刻画、叙事方式的选择、文学语言的使用等方面来阐释杨红樱游戏精神的表现形态——玩和顽;第三章重点论述杨红樱作品中对儿童本体生命的张扬,体现这种具有儿童生命哲学意义的游戏精神的价值内涵;结语部分对杨红樱的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对杨红樱文本创作中的游戏精神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当下对“杨红樱现象”进行解密的研究文章大多只是从文本中的故事人物、读者定位的准确、媒体出版商的推动来分析,而对其秉承五四传统的游戏精神却鲜有提及。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创作是新时期儿童文学体现游戏精神的典范,本论文拟打算从这一角度切入,对杨红樱校园小说创作流露出的这种游戏精神进行分析,抛砖引玉,既让我们为新时期儿童文学弘扬的游戏精神摇旗呐喊、助威鼓劲,又可进一步探求作家创作成功的秘笈和儿童读者的审美趣味,从而为诸多的儿童文学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写作指南。
其他文献
点对点P2P(Peer-to-Peer, P2P)做为一种分布式模型追求的是自治个体之间通过直接交换来共享资源和服务,符合未来网络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以及移动终端
现代生活发展越来越快,就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从最开始的300-500次到现如今的"红杉"持续运算测试达到每秒16324万亿次,仅用了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如其迅
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是指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借助生物教材,通过生物学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欣赏生物以及生物科学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在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
就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目前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几点解决方案,以期解决目前教学的瓶颈,使我院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企业用人之需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大陆地区高尔夫球场数量、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尔夫运动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相关用地政策的演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在公路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在日益增加的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为破坏等综合作用下,路面出现了一系列的病
铍青铜弹性接触簧片在成形后,会发生成形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扭曲变形或折弯处断裂等质量问题。通过分析接触簧片成形工艺、模具设计以及时效处理的方式,提出了解决方法,并
学前家庭教育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奠基阶段,也是良好道德塑造的关键时期。幼儿的道德发展以他律为基本特征。他律贯穿于幼儿道德的知、情、行各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和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对中文网络广告中语码转换进行顺应性分析。首先,对中文网络广告中的英汉语码进行了简
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侵权责任法》中先后进行了规定,但在实践中该如何实施,仍然存在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