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玉米商品量和人均占有量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玉米资源优势十分明显。过去玉米是绥化的一大“包袱”,玉米过剩成为主要问题。近几年,绥化市从玉米产业入手,紧紧依托玉米办工业,围绕玉米资源上项目,坚持不懈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依托玉米原料建工厂,走上了一条玉米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品牌扩市场、产业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料市场供应趋紧、产业布局影响物流安全、污染严重、为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小规模玉米加工企业偏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技术能力不足、开发产品单一等方面。面对这些严重制约了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和吉林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经验,从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美国及吉林的基本经验中寻找出适合绥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概括出对促进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首先,要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把玉米浅层次、单纯用作饲料的单一价值属性,转变为系列化,深度化利用玉米的价值属性。还应该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力度加大,还有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和名牌战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全力开拓市场、进行总体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鼓励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改进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提高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排放等措施。借此来提高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独创性的以黑龙江省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现状作为切入点,以美国、吉林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玉米深加工方面的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促进绥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充实了玉米深加工的区域化研究理论,并能够为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