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MLL重排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研究目的:11q23/MLL急性白血病(11q23/MLL acute leukemia, 11q23/MLL AL)是一种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1q23/MLL AL的易位和重排涉及众多的伙伴基因,应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conventional cytogenetical assay, CCA)检测所有的MLL重排会比较困难。为了提高11q23/MLLAL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我们联合应用多重巢式RT-PCR分析染色体畸变的方法。最近已发现大量的分子标记是急性白血病中潜在的预后因素。评估这些分子标记的相互关系和相对预后已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在11q23/MLLAL中检测了这些分子突变和免疫分型,这可能会为11q23/MLL AL提供良好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对2009年至2011年间347例初治AL患者进行检测。对检测出11q23/MLLAL同时检测NPM1, FLT3, CEBPα, c-kit, DNMT3A, IDH1和IDH2分子突变。对11q23/MLLAL患者采取标准的化疗方案治疗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347例AL患者中,通过CCA检测出2例11q23/MLLAL,通过多重巢式RT-PCR则检测出28例11q23/MLLAL。在这28例11q23/MLLAL中有4例(14.28%,4/28)检测出FLT3突变;有1例(3.5%,1/28)检测出DNMT3A突变;有1例(3.5%,1/28)检测出IDH2突变。在这28例11q23/MLL AL中未检测出有NPM1、CEBPα、c-kit和IDH1突变。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未显示出分子突变与11q23/MLL AL的预后相关。结论:常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相辅相成有助于提高11q23/MLLAL的检出率。11q23/MLL A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研究结果为选取治疗方法,尤其是否选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最佳治疗策略。第二部分MLL白血病原代细胞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 MLL)细胞在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中建立人鼠嵌合的异种移植模型。方法选取MLL/AF4重排的白血病患者的单个核细胞悬液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给NOD/SCID小鼠。每周称量体重,接种14天后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5+细胞的百分比。当小鼠出现精神萎靡、乏力、苍白、竖毛,或体重下降20%时,对其施行安乐死,解剖动物。取小鼠脾脏及肝脏行HE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细胞悬液中CD45+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以对照组小鼠的单个核细胞做阴性设门,通过FC监测发现分别于接种35±4后,在病例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人CD45+细胞,且其百分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最终达61.0%±3.5%;大体观上发现小鼠脾脏、肝脏及淋巴结均不同程度增大,镜下可见典型的恶性瘤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显示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中,均发现一群表达人CD45+的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LL/AF4原代细胞异种移植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