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落樱(Cerasus xueluoensis C.H.Nan&X.R.Wang),为我国特有樱属种质资源,现仅发现在湖南大围山、浙江大仰山、江西庐山和鄂西利川山区海拔11001500 m范围之间零星分布,数量稀少。雪落樱腋芽常3枚并生,因树形低矮、花期早、花量多、花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潜在的科研价值,在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盗挖现象,种质资源亟待保护。由于分布区内海拔较高,气候因子特殊,前期引种试验均未成功,尤其种子萌发存在障碍。本研究以雪落樱分布最具代表性的湖南大围山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和排序的方式揭示物种与环境、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找出雪落樱种群生存的环境特点和物种分布规律,同时针对种子休眠原因展开研究并找到破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式。通过环境解释探究雪落樱引种开发的适生条件,开展种子特性研究建立引种驯化体系的基础,以期为保护雪落樱种质资源及进一步开展人工繁育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撑。(1)群落特征分析。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28属175种,群落寡种属较少,物种组成丰富。区系组成以东亚热带、亚热带植物分布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性较为突出。采用SOM分类法将24个样方共分为4种群落类型,雪落樱种群伴生种主要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满山红(R.mariesii)等。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雪落樱的引种驯化过程中,需以雪落樱为优势种的群落类型A为参照,保证雪落樱对光照的需求。(2)群落环境解释。雪落樱生存群落内的植物物种分布主要受到全钾的影响。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钾呈负相关。综合CCA以及SOM的排序的结果,海拔并不是影响雪落樱种群分布的主要原因,种群分布主要受到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的影响,生长在有机质、全磷含量较高的阴坡至半阳坡的林缘地区。综合环境解释结果,对于雪落樱的种植基质应重视有机质、磷、氮的养分含量。(3)种子休眠原因。雪落樱为综合性休眠种子,种皮栅栏层和蜡质层导致种皮存在透性障碍,但不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种胚甲醇相浸提液原液和稀释液均能够对白菜种子的根长和苗高生长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雪落樱种子休眠的关键原因在于种皮和胚中的萌发抑制物阻碍了种子萌发,且种胚内部萌发抑制物阻碍作用大于种皮。(4)打破休眠方法。种子休眠到萌发期间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ABA含量逐渐降低,ZR、GA变化不显著,IAA/ABA的比值是影响雪落樱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5℃低温层积种子萌发率达到了72%,150 mg·L-1GA3浸种10h处理种子萌发率95.7%,效果最好。全文结论表明,雪落樱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在种子和幼苗培育阶段应选择阴凉的环境,成株后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土壤基质中需重视有机质、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充分供给,同时在种子处理时,采用5℃低温层积,150 mg·L-1GA3浸种10h的最佳技术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