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Mammotome旋切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影响其术后切缘情况的因素,以期为Mammotome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广西肿瘤医院263例早期实施Mammotome旋切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例患者Mammotome旋切术后行根治性手术者257例。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阴性率为18.99%(49/257);阳性率为81.01%(206/257)。病灶直径≤1.5cm(组1)的切缘阴性率为51.2%(21/41),>1.5cm且≤2.5cm(组2)的为25.7%(18/70),>2.5cm且-≤3cm的(组3)为6.5%(3/46),>3cm(组4)的为7%(7/100)。四组阴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两两阴性率比较提示:除组3与组4无统计学差异外(P=0.915),各组间的切缘阴性率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脉管癌栓组及无脉管癌栓组的切缘阴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淋巴结转移组的与无转移组的切缘阴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存曲线图显示切缘阳性与阴性两者曲线有交叉,提示两组PFS无统计学差异(P=0.443)。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PFS有统计学差异(P=0.000)。放疗组与非放疗组(P=0.341)、化疗组与非化疗组(P=0.647)、二次手术间隔时间≥14天、<14天且>7天,≤7天的PFS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情况(P=0.000)、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P=0.002),脉管癌栓(P=0.00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0.000)是影响Mammotome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影响Mammotome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病灶直径≤1.5cm的乳腺癌患者Mammotome术后切缘阴性率最高,但仍远远小于保乳手术的切缘阴性率。2、Mammotome术后切缘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若术后行二次手术,两者的PFS无明显的差异。3、Mammotome术后切缘阳性可能不是Mammotome术后患者化疗或放疗的临床指征。4、影响Mammotome术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包括淋巴结转移、HER-2,不包括切缘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