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例乳腺癌患者早期实施Mammotome旋切术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Mammotome旋切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影响其术后切缘情况的因素,以期为Mammotome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广西肿瘤医院263例早期实施Mammotome旋切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例患者Mammotome旋切术后行根治性手术者257例。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阴性率为18.99%(49/257);阳性率为81.01%(206/257)。病灶直径≤1.5cm(组1)的切缘阴性率为51.2%(21/41),>1.5cm且≤2.5cm(组2)的为25.7%(18/70),>2.5cm且-≤3cm的(组3)为6.5%(3/46),>3cm(组4)的为7%(7/100)。四组阴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两两阴性率比较提示:除组3与组4无统计学差异外(P=0.915),各组间的切缘阴性率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脉管癌栓组及无脉管癌栓组的切缘阴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淋巴结转移组的与无转移组的切缘阴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存曲线图显示切缘阳性与阴性两者曲线有交叉,提示两组PFS无统计学差异(P=0.443)。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PFS有统计学差异(P=0.000)。放疗组与非放疗组(P=0.341)、化疗组与非化疗组(P=0.647)、二次手术间隔时间≥14天、<14天且>7天,≤7天的PFS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情况(P=0.000)、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P=0.002),脉管癌栓(P=0.00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0.000)是影响Mammotome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影响Mammotome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病灶直径≤1.5cm的乳腺癌患者Mammotome术后切缘阴性率最高,但仍远远小于保乳手术的切缘阴性率。2、Mammotome术后切缘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若术后行二次手术,两者的PFS无明显的差异。3、Mammotome术后切缘阳性可能不是Mammotome术后患者化疗或放疗的临床指征。4、影响Mammotome术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包括淋巴结转移、HER-2,不包括切缘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分离器积液包的内防腐性能。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对THF8110-I耐湿热重防腐涂料面漆及带锈底漆所构成的防腐涂层进行了外观、耐磨性、硬度、附着力、耐盐雾、耐腐蚀方面
目的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黄原胶分子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降解法获得一组具有一定分子量梯度的黄
目的:研究沉默CDH1基因后鼻咽癌CNE-1细胞的细胞周期末期复合物APC各重要亚基在放射增敏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CDH1作为鼻咽癌放射増敏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为放化疗增敏的靶向治
目的:了解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血清趋化因子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的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IG)水平,并探讨患者血清RANTES、MIG水平与丙
本文通过分析盾构机用螺旋输送机叶片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对地下水涌出及叶片装配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渣土对叶片不同位置磨损程度的大小。论述了叶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环
提出了一种以数据为核心和面向数据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即面向数据的安全体系结构(DOSA)。DOSA将通过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数据所有权确立、数据注册、加密呈现、授权使用、水
目的:探索信息追溯系统平台对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管理,实现外来器械处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的可追溯性,不仅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安全和医
第N次去北京二中,每次去都有很“过瘾”的感觉。近300年的建校史,使它显得足够厚重,但又让人常见常新。这次“刺激”最深的是钮小桦校长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我们在设计学
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表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粉的特性,并对其在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浸润性、分散性、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粉在经表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