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讨论外语教育的网络化问题。外语教育涉及到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因此,语言学、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往往是外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中,对外语教育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流派主要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传统语言学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外语教育提供了一套语言分析方法和术语,为语法翻译法、书面语的学习和强调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语言对比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与理论依据。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强调口语教学、运用听说法进行教学、注重语言规则和测试结果的客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外语教育中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规则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学生错误的重新认识,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转换生成语言学。近年来,外语教育注重用交际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注重语言的功能和语言运用的语境,这显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理论中对外语教育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使外语教师认识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外语教育之中。精神分析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并使它能在外语教育中得到合理的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我们在外语教育中通过反复训练和结果来强化学习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使我们认识到在外语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以学生的需求与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探索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惯形成论使我们意识到模仿与操练对语言习惯的形成的重要作用。语言共性论则为我们合理地利用母语和以核心语法为基础来组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认同论与社会适应论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话语交际论使我们认识到语言交际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自我监测论一 则处我们意识到语言输入和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力变异论、认知 沦和神经功能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不同的外语教学法理论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有着不同的认识,因为它们所依据的 语自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并不相同。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外语教学可以用不同的方 法,但具体方法的运用应根据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目的等因素来确定。作者认为外 语能力的培养应以语吉’能力为基础,并针对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同时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交际中学会交际,注重文化的学习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 通过对语言学、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法理论的综合考虑,作者认 为外语教育网络化的设计与实施应注意语言与教育、结果与过程、教师与学生、知 识与技能、成人与儿竞、学校环境与网络环境以及评估体系等问题,并应遵循“以 外语教育的最新理论为依据、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与学 习结批有机地结合、根掂学生的需求与现状决定学习目标与内容、结构安排应有利 十学生自主学习、强淌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强调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评估 体系应成为学习和激励机制”等原则。 论文以《初中外语教学》网络课程为例讨论了外语教育网络化的实施问题。作 K在介绍该网络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基础上从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 心、符合中囚的囚悄与实际和网络资源的厂发利用等四个方面着重介绍了课程的特 JI、(,同时对该网络洲程的学习要求和评估检测标准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论文最后纪合《初中外语教学》网络课程的厂发讨论了外语教育网络化所面临 的问题及其附泱方案与对策。作者认为外语教育网络化所面临的理论方面问题主要 介呐络化外语教育理论的缺乏、网络化外语教育的本质与特点不明确、网络化外语 教丧的目林不明确、网络化外语教育缺乏具体的规格与规范、网络化外语教育缺乏 教穴设计模式、网纶化外语教育缺乏评估体系等;而它所面临的实践方面问题包括: 让合型人A问题、实施的主体与受众问题、教育本位与技术本位问题、虚拟环境问 题、资溺以(享问题、课程搬家问题、资金问题、交际互动问题和教育管理问题。作 秆认为如果囚家能够进行宏观的指导、国家与办学单位能够加大资金的投入、相关 行业与单位能够加强合作、高校能够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相关人员和机构能够 加人研究的力议、J!。能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外语教育网络化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得到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