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阈值和特征带的染色体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色体识别一直是细胞遗传学的重要课题,并在染色体综合症诊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染色体识别由人工完成,不仅识别过程繁琐,而且识别率低。自1960年代末起,国际上就展开了染色体自动识别的研究,并出现多种染色体自动识别系统。染色体的自动识别是模式识别、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成果对于生物细胞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应用有重大价值,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染色体自动识别系统虽已应用,但是通常要求很高的样品质量,或者在识别的过程中进行人机交互操作。而实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采集图像过程往往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图片质量难以达到目前系统的要求,这样识别正确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目前的识别系统还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自动”识别系统。尤其目前随着临床医学迅猛发展,对染色体自动识别的正确率和效率也越来越高,使得已有的识别系统难以应付。早期染色体的染色体识别多采用统计的方法,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兴起,以及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类视觉研究的深入,后来引入了人工神经元网络,近来又引入了模糊理论;此外新的染带制作方法的提出,计算机硬件不断发展,也促使识别的准确率有很大提高,但一直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程度。本文对已有的染色体图像采集过程和染色体图像处理分析过程进行研究。认为造成识别率难以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是:(1)由于显微镜背景灯照明不均匀,影响独立染色体提取的准确率:(2)在以往常用染色体长度、着丝粒系数和带纹作为分类依据,但是由于部分染色体长度、着丝粒系数接近,而且染带过程和图像处理使得着丝粒不是分明显,带纹由于相互叠加也常常不清晰。本文基于以上两点不足,提出动态阈值算法和特征带概念。使用提出动态阈值算法处理染色体图像,使由于光照不均一造成的独立染色体分割的准确率提高;特征代的概念是根据人工识别染色体的过程提出,使用染色体特征带并与先前的着丝粒系数和染色体长度一起作为识别依据来识别染色体,使识别的染色体,尤其是长度和着丝粒系数相近的染色体识别的准确率提高。同时本文对于骨架提取也作了一些改进,使之更接近理想骨架。最后我们采集了一些染色体图像,经过对5组染色体图像的分析并与传统的方法比较,本文方法可以较好的处理光照不均以图像,染色体识别准确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长度、着丝粒系数接近的染色体。
其他文献
跟着互联网的快速开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入的改变,整个社会都在朝着信息化和多元化开展.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音乐教育也具有了更广阔的渠道,其操作模式
企业想要发挥人才效能,增强行业竞争力,必须要结合信息技术.同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加强内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
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或生物体的特定部分进行断面成像或立体成像,可获得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变信息,是一种无损伤体外影像检查手段,是二十
本文详细叙述了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东软数字医疗核磁共振谱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2C芯片的研究,虽然文中给出的是谱仪控制系统中信号处理器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但设计思想和设
目的:观察聚赖氨酸高分子/羟基磷灰石纳米聚合材料修复家兔颅颌骨缺损愈合的愈合过程。观察评价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成骨特性,探讨材料的优化机制,为用于骨修复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危及绝经后妇女与老年人,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受损和脆性骨折的风险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现代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人本思想的贯彻,不能单单的只对图书馆中的书和其他物品进行简单的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要贯彻深入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尤其是强化企业政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政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提升企业
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进步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