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峤是初唐武后中宗时期较有影响的人物,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成长于名门望族赵郡李氏家族,其家族代传儒学,其先世代为著姓。有着良好的家世,深厚的家学渊源。他十五通《五经》,弱冠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曾经三知政事,也曾数度被贬,终于庐州别驾,其一生可谓宦海沉浮,命途多舛,然而,由于其先是谄媚武后,继而依附二张及武三思,之后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为人为官多受人诟病。史家之评价,贬抑者居多。  在初唐文人之中,李峤传世的诗、文作品数量可观,由于其一生位极人臣,并以文学见知于武后、中宗,遂有更多扈从侍宴游幸机会,且朝廷大手笔,皆主命为之。因而一直被目为宫廷御用文人,又因其诗歌除120首单题咏物诗外,尚有半数为应制之作,其文则大多为表疏制册碑志等案牍公文之类,诗文内容难免谀美颂德,有些作品殊乏情采。故对其诗文研究一直以来不够深入全面,对其评价往往有失客观公允。  李峤之诗尽管多咏物、应制、酬赠唱和,然而总体风格典丽,善于隶事用典,其咏物诗作体物浏亮,应制诗富丽典雅,边塞诗意境开阔,送别诗情景交融,咏怀诗疏宕有致,总体彰显诗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特征,其于律诗声律的定型,亦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其诗不仅对仗工整,还有流水对的成功运用,使诗歌显示出灵动之美。  李峤之文绝大多数为骈体文,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大量表制之类公文,亦有鸿篇巨制的碑文墓志,彰显其性情的赋与书等。其表思想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语言得体,表意明晰;其制则呈现明显程式化特征;其碑文皆鸿篇巨制,尽管多歌功颂德之语,却气势恢宏,不同凡响;其赋与书尽管数量不多却能够体现其性情,颇具文学色彩。总之,其文总体典雅华丽,诚有文章宿老之风。  李峤杂咏诗天宝年间即已有张庭芳注本流传并且很快东渡日本,被确定为重要的蒙学范本,至宋代,其文集已多散佚,其作品籍《文苑英华》等总集得以保存、传世,现存铜活字本《李峤集》为明人摭拾而成,《全唐诗》、《全唐文》为保存其作品最多的总集。  李峤之生卒年等问题学界一直多有纷纭,各种杂史笔记之中亦有“苏瓌有子,李峤无儿”、“李公有三戾”等说法成为后世批评李峤人品的依据,这些均可通过对有关典籍史料详加考证得出可信结论,知人论世,走出对其评价的误区。
其他文献
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个时期出现的历史小说作品不仅数量众多,成就显著,而且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表现了作者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不断创新的可贵努力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对工程建设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了施工现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才能为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保证
该文选取了黄侃的语源学成就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确立一个坐标,然后围绕着他来审视整个语源学发展的历程,在语源学理论方面作一些探讨,指出其成绩与不足,希望能对今后语源学的
在汉末,散文创作逐渐从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向不断追求华美过渡。汉末士人仲长统的散文历来被认为是当时散文创作中最有生气的,而这种生气就表现在其不仅具有散文的实用性还具有一
我国对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必须研究的课题,但是,我国目前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所作出的努力对于防范地质灾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路翎的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由赞扬到批判的现象为个案,对批判的过程、内容、成因、批判模式与特征、批评者心态等作了全方位的解读与剖析,并指出其
1.外墙砌体或混凝土一沙浆层上一铺装天然石材标准薄板(W201-11),见图1.rna.推荐使用范围rn*用于底层要求整平或校准的砌体或混凝土外墙;rn*用于墙体平整度非常严格的区域,例
期刊
雇评论人文艺心理学视角重新观照《文心雕龙》的心物关系,借用“心理距离”说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次在“神思”(创作论)、“知音”(鉴赏论)、“文道”(文学史论与文学本质论)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国土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需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
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90年代文学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阶段,较之80年代的文学创作,90年代文学为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学关系,并且形成了新的文学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由于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