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儒家以经世致用为特色,佛家、道家以超脱、自然为特色。在孔孟、老庄、佛教思想熏陶下形成的士,总是在出仕和退隐中实现着对社会的参与和超越,故凡深入士人灵魂的人物描写,都难免涉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儒林外史》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思想潮流,塑造了一些兼具儒士、名士特色的理想人物。《儒林外史》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在小说深层建构起一个儒释道互补的结构框架,只有从对儒释道的辩证把握中,才能切中肯綮,深入探测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真谛。过去的研究,对儒家思想注意得多,对释道尤其是佛教思想的蕴含发掘得少。本文试图从整体内蕴中辩证地加以把握,侧重于探寻隐含在《儒林外史》中的佛教内蕴,从而进一步审视这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