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模拟临床烤瓷固定桥固位体崩瓷对5种不同类型的固位体设计形态的力学测试,记录固定桥变形或破坏的压力值,与人体口腔的最大(牙合)力相互对比,从而得出在口腔中最大(牙合)力作用下,邻面开口式烤瓷固定桥的固位体所能承受的最小面积.为临床应用开口式烤瓷冠修复烤瓷固定桥固位体崩瓷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设计5种不同类型的固位体基底冠,分为A、B两组,A组:为前牙组,分为两个小组A1和A2。B组:为后牙组,分为B1、B2两个小组,其中B2组再分成B21、B22两组。A1组:去掉崩瓷牙基底冠的部分唇面和切缘,保留舌面和唇侧宽约2.0mm的颈环,样本量为10个。A2组:去掉唇、舌面部分基底冠,保留切缘及唇、舌面颈环,样本量10个。B1组:去掉磨牙(牙合)面,舌尖及舌侧和邻面的基底冠,保留舌侧颈部宽2.0mm的颈环和颊尖(覆盖(牙合)缘约2.0mm)以及颊面的基底冠,样本量为10个。B21:去掉磨牙颊、舌侧的基底冠,保留颊、舌侧颈环2.0mm及近远中(牙合)面基底冠(宽度3.0mm),样本量为5个,B22:与B21相同,但近远中(牙合)面基底冠宽度为2.0mm,样本量为5个。5种固定桥设计的另一端(非研究对象端)均为正常烤瓷基底冠。失蜡法制作2(|)5缺失以31(|)46为基牙的金属烤瓷牙体预备后整铸固定桥模具,在整铸固定桥模具上分别用滴蜡法制作5种固位体和桥体蜡型。在321(|)456固位体和桥体(牙合)方分别垂直熔接一直径5.0mm,长30.0mm蜡线条铸道,放入用红蜡片制成的无盖小盒内,用硅酮灌入,使其露出蜡线条约3.0mm。硅酮凝固后去掉蜡盒取出蜡型和金属模具形成321(|)456固定桥蜡型组合模具,将熔化嵌体蜡从铸道灌入模具内,获得5种321(|)456固定桥组合蜡型共40个。常规包埋铸造,打磨抛光,试戴。试件在金属模具上就位后用WDW-100万能实验机进行压力破坏实验,设定速度为0.5mm/min,记录试件变形破坏时的压力值。计算机自动输出时间—应力曲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5种不同设计形态的固位体的抗压强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前、后牙烤瓷固定桥固位体崩瓷固位体基底冠的最佳设计。
结果:通过对5种不同形态的固定桥固位体基底冠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5种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均大于人体口腔的最大咬合力,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四种设计的金属基底冠的抗压强度均大于临床中测得的人体口腔中最大咬牙合力值,均可以用于固定桥固位体崩瓷的修复。
2.前牙固位体基底冠前牙去掉唇侧及舌侧基底冠部分,保留近中远中,切缘及颈环,后牙去掉后牙颊侧及舌侧的基底冠部分,保留颈环2mm及近远中(牙合)面基底冠宽度2mm的设计形式。从美观,功能,实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是临床烤瓷固定桥固位体崩瓷修复较为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