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题材纪录片的风格化叙事研究 ——以毕业作品《医者患者》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医疗题材纪录片就已经广泛受到民众的关注。它直击现实“创口”,在向大众科普常医学常识的同时,也使民众重新审视医患矛盾问题,思考爱与生命的意义。本文以医疗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现状及风格化的叙事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医疗题材作为人文类纪录片,直击医疗救治现场,客观的将医患之间不同的面向呈现出来,使观众在观看时,对医患双方产生共情与理解,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论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医疗题材纪录片及风格化叙事的概念,梳理并总结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作品,归纳同类作品的创作特点,指出风格化叙事是医疗题材纪录片获得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对比分析了当下高收视率的医疗题材纪录片,并结合个人作品《医者患者》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典型的人物代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多元的主题建构共同组成了医疗题材纪录片风格化的叙事内容;第三章是对作品的叙事语言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叙事语言,向观众呈现出一个并不完美的真实世界,以及视听结合的方式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第四章则是对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全知和限知两种叙事视角,向观众展现医患之间的角色感知差异和情感纠葛,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详略得当的安排,来有效地调动观众的感知器官,渐进式和平列式叙事结构的艺术处理,来强调医患救治时的矛盾冲突,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医疗题材纪录片风格化的叙事技巧;最后一章则在纪录片《医者患者》的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当下医患冲突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医疗题材纪录片传播价值,并且对《医者患者》的创作做了一定的反思。通过以上对医疗题材纪录片的风格化叙事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发展提供借鉴,展现医疗题材纪录片独特的风格化特征和社会价值。
其他文献
<正>“双减”政策落地后,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当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相比国外,国内的绘本阅读不仅面临着绘本资源缺失的挑战,也面临着长期以来“考试为本”对学生和家长的巨大影响——这导致学习者对绘本阅读并不重视。因此,在绘本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无法照搬国外的经验,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绘本教学模式,成了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高效绘本教学策
期刊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7日期间收治的20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83)和B组(n=117),A组手术方式为TURP,B组手术方式为TUKEP,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性功能、尿流动力学变化
在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故事的精神所在,是我们向世界分享和展示中国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让我们自己了解和认可自己的文化。纪录片作为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真实影像记录,它反映了这个时代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人文类微纪录片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高校文化传承,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的发展。高校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没有冲突,同时更便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的传承与发展。高校文化传承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具备较强的道德素养。由此,本文针对文化自信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活动设计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教学活动的碎片化和表层化问题明显。从大观念的视角,以单元为单位,设计具有统一性、关联性、递进性和互补性的教学活动,有利于结构化和系统化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内化语言,进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殷墟王陵区中属于殷墟文化一期的墓葬有78M1、M1129;属于殷墟文化二期的墓葬有武官大墓、M1001、M1550以及M1443;属于殷墟文化三期的墓葬有M1400、M1004、M1002、M1003;属于殷墟文化四期的墓葬有M1500、M1217、M1567。东、西区大墓的先后年代序列与墓主的对应关系应当为:1.78AHBM1(小辛)2.M1129(小乙)3.武官大墓(祖己)4.M1001(武丁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改革和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贝比发展起来的一种构建主义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对这一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优化实践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本文以“智能+”为时代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为依托,以助力弘扬滨州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结合滨州市已有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旨在开展数字新技术与滨州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通过研究,对加快滨州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带头兵作用,实现滨州传统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乡村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社会发展、思想演变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乡村进行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媒介,对于维系村庄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广场作为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公共空间进入乡村。乡村文化广场的兴建表面上缓解了乡村公共空间衰落的现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遭遇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并不能真正发挥文化广场的实际作用与功能。文章选取河南省登封市龙头村作为田野
5E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驱动学生解释,帮助学生迁移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基于5E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本文中,本人将立足该模式的实施步骤,详细说明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