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就提倡学习思想品德课要回归生活世界,注重学生与自然生态和谐;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人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初中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与其他人和事物的关系,需要注重人与人的生态和谐;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提到“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学相长,这在一定层面凸显了人与其身心灵的生态和谐。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态体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初中生学会处理自身与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本文选取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善思想品德课学和教的方式,促进学生与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本文以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生态德育、生态体验、生态体验教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分析与研究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基本理论内涵以及实施的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体系。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相关理论。首先对生态体验教学和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阐述了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思想品德课相关理论内涵。第二部分阐释了思想品德课进行生态体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生态体验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呼唤生态体验教学和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提出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的实践路径。一是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场创设的生态体验性。包括:选取具有生态多样性的体验场;选择具有生态针对性的体验场;引导选择生态差异性的体验场。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选取的生态体验性。包括: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以师生实际情况为基础选取教学内容;以师生生态德行发展为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三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生态体验性。包括:新课导入的生态体验性;师生互动的生态体验性;节奏把握的生态体验性;课堂结尾的生态体验性。四是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生态体验性。包括:评价主体的生态多元;评价内容的生态多样;评价方式的生态综合。思想品德课生态体验教学处于研究的起步与发展阶段,应当遵循新课程的理念,践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思想,尊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注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和生态体验教学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