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kamp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环境权的形成是人权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发展交互影响的结果,且国际劳工公约及其他文书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工作环境权的展开路径--从职业安全卫生向工作环境转变,从刚性、精确的规则向灵活、弹性的框架性规定转变。工作环境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避免劳动者因工作环境而受到危害,以“职工参与”为核心的程序性权利。其具有保护对象的多元化、内容的复合性以及性质的程序性三个特点。在我国,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工伤事故、职业病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劳动者在其合法劳动安全卫生权得不到保障和救济时,以极端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为我们加强对劳动者工作环境权的保护敲响了警钟。我国虽然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关于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的法律,但是,我国的法律依然存在体系分散、立法目的不明确、适用范围不统一、执法主体权责不明、执法地方化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权的立法模式和救济措施等亟待改革和完善。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保护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等权益的重要性,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职业安全卫生综合立法的模式和体例,并在劳动安全卫生权的基础之上发展出工作环境权保护的观念和思想,如瑞典、挪威等国都制定了《工作环境权法》。我国应借鉴外国的先进制度和体系来完善我国的立法以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地保障。针对我国工作环境权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尽快在我国建立起工作环境权法律保护机制。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全面涵盖职业安全和卫生的统一的工作环境法,并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弥补法律的漏洞。同时,在执法监督方面,我国应改变多头管理的管理模式及职权不明确的监管现状,建立一个全面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执法监督机构,并加强行政、媒体及公众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监督,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在司法救济中,应确立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加大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事故中的责任,并完善工会组织协助劳动者维权机制,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此外我国应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通过各个层面的努力,我国的工作环境权保护机制将会趋于完善,从而使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使劳动者拥有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其他文献
<正>本文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方法,TiO2水溶胶作为稳定剂光催化引发苯乙烯单体与阴离子型单体NaSS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S/TiO2纳米复合微球。带负电的NaSS分子与正电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础上,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创造性发展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新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经验给我国政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从建立预防机
职业压力过大会损害本科护士健康、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引起职业倦怠及心理失调。其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国家期望过高、工作负荷大及个人因素。为缓解本科护士的职业压
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从提出到快速发展的100多年时间里,不同形式不同原理的传输技术不断被提出,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便是其中一种。它具有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应用灵活等
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着巨大影响的管理职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支持跨国战略的实现,而跨国战略本质上决定于
激励是对影响人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激发和鼓励的管理过程。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于研究到底是什么激起人们的行为这一问题,即什么样的事物会激励人们?这些因素是:需要、驱动力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才政策以吸引人才,引才对象的涵盖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同时各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引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因而在各地引才投入已经很大
罗马法侵权责任原则经历了从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形成的演化,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从纯粹的结果责任到相对主观举证责任的互动变化。但这一互动变化表面上是以
优化资产配置以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法国养老储备基金的资产配置研究,总结了法国养老储备基金资产配置的主要特点,并针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