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中OpenFlow流规则处理性能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网络支持了大量的协议和各种设备,使得网络越来越复杂,反而造成一些功能的下降,不光阻碍了现有网络的继续进步,而且不能跟上而今互联网+技术、云存储、海量与种类并存的大数据、虚拟化技术等应用走向的步伐。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未来网络领域最具前景的一种新型网络范式,被提出来解决传统网络的不足。它将逻辑控制与数据转发相分离,对网络配备的控制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功能从新开始展开界定和抽象,使得网络设备软件可编程,提升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编程能力,成为近年来未来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最开始阐述了SDN技术的形成背景、特性及发展近况;其次对软件定义网络中OpenFlow流规则处理性能的现状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别对流规则的生成和下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OpenFlow流规则处理性能问题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OpenFlow流规则的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制排队论的SDN控制器性能评估模型。流规则的生成是发生在控制器中的,而SDN在实际应用部署时将面临控制器性能瓶颈的挑战,因而有必要理解SDN控制器的性能特性。为此,本文首先对SDN控制器中Packet-in请求报文的到达过程和处理时间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排队论提出了一种容量有限的SDN控制器性能评估模型M/M/1/m,推导得出了该模型的性能参数,包括:平均等待队长、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队列长度和平均逗留时间。最后,采用控制器性能测量工具Cbench对该模型做出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其它模型,该模型的估计时延更接近于实际测量时延,可更精确地描述SDN控制器的性能。(二)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流规则下发的不一致性症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约束的SDN流规则一致性更新策略。本文针对的是SDN部署的带内(in-band)控制场景,SDN控制器在下发流规则到交换机时引入时延约束,通过最短路径和关键路径算法求解不同交换机之间的时延差,使流路径上的交换机一致地转发流中的网络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保证流规则更新的一致性,有效提高了网络数据转发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学位
2018年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建立、健全托育服务工作管理的体制机制。目前,上
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推动着各种电信增值业务、数据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不断地出现,对业务数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同时操作多种业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计算机系统平台的自主化,国产软硬件产品发展迅速。国内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带来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生产厂商需要有效的测试工具对其产品进行性能测
二十一世纪被人们誉为信息时代,当今的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除了人类社会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基于无线局域网(简称WLA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密集部署WLAN为用户提供了高速接入服务。然而,现有密集部署WLAN环境中,存在很大的
随着大规模并行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GPU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拥有并行化特点的算法在其并行化阶段运用到了GPU并行计算技术。而人工蜂群算法具有部分并行化的特点,
传统的合金设计理念认为,合金元素越多越容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恶化合金的性能。高熵合金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合金设计与开发理念的创新与突破。高熵合金由于具有多主元效应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Massive 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侧部署大数量的天线来获得更大的空间自由度,极大地提升了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能够有
人体行为识别有基于视觉工具和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研究方法,通常视觉设备费用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监测范围的限制。随着微机电系统的迅速发展,惯性传感器具备价格低廉、尺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