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源弧菌耐药性及qnrVC基因介导喹诺酮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弧菌(Vibrio)属革兰氏阴性菌,分布广泛,部分条件致病菌属于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着水产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目前抗菌药物仍然是治疗弧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或者大面积使用,造成弧菌对部分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需要进行水产养殖源弧菌耐药性监测研究,为有效控制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为了解上海郊区、江苏、福建以及海南四个地区养殖源弧菌的流行情况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采集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其次检测养殖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其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旨在了解四个地区养殖对虾源中副溶血弧菌的流行情况,耐药基因的携带率以及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为水产养殖中副溶血弧菌的病害防治以及副溶血弧菌中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最后对36株副溶血弧菌及采自江苏赣榆的创伤弧菌和鳗弧菌中qnr VC基因进行检测及基因定位,可转移性评价以及基因环境分析,了解qnr VC基因在弧菌中的流行情况,解析qnr VC基因的遗传背景及其转移机制,为水产养殖源耐药弧菌以及耐药基因传播扩散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养殖源弧菌的流行情况调查本实验从四个地区共分离到弧菌70株,使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最多的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36株,占总量的51.4%,其次为哈维氏弧菌19株,占27%。其中不同地区分离到的弧菌数量不同,上海郊区、江苏以及福建地区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的数量比较多,海南地区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比较多,这可能与菌株的流行区域与采集的样本数有关。养殖源弧菌流行情况的调查可为弧菌病害的防治及用药提供指导意义。2.副溶血弧菌养殖对虾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从养殖患病对虾中分离的36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对16种药物的耐药性,并用PCR法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 A、qnr B、qnr S和qnr VC,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四环霉素类耐药基因tet A、tet B和tet M,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at、optr A、flo R和cfr,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 A、str B、aad A和aac A,利福霉素类耐药基因arr,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CAR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的携带状况,分析其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6株副溶血弧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8.9%),其次为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噁唑(66.7%),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呈现100%敏感。多重耐药副溶血弧菌比例高达61.1%(22/36),其中1株对6类抗菌药耐药。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 VC检出率最高达72.2%(26/36);其次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rt B,检出率58.3%(21/36);大环内酯类、利福霉素类耐药基因均未检测到。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提示副溶血弧菌耐药的复杂性。3.qnr VC基因介导的弧菌的喹诺酮耐药性研究首先检测36株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鳗弧菌两株弧菌中qnr VC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有26株副溶血弧菌携带耐药基因,其中21株携带的是qnr VC6等位基因,5株携带的是qnr VC3等位基因,创伤弧菌,鳗弧菌均携带qnr VC9等位基因。其次,检测了创伤弧菌、鳗弧菌两株弧菌对五种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结果显示创伤弧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耐药,鳗弧菌对萘啶酸耐药,两株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低;再次,为了研究qnr VC基因介导的喹诺酮药物耐药机制,本研究对qnr VC阳性菌株进行结合转移实验,结果显示:只有2株菌(创伤弧菌和鳗弧菌)的qnr VC基因转移成功,2株弧菌阳性接合子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和萘啶酸五种喹诺酮药物的MIC值跟受体菌相比,均发生了变化,J53-Vv菌株的MIC值依次分别提高了8倍、4倍、4倍、16倍和1倍;J53-Va对五种药物的MIC值依次分别提高了16倍、4倍、4倍、32倍和4倍;采用Primer Walking研究其基因环境,结果显示:创伤弧菌和鳗弧菌携带的qnr VC基因位于7000-8000bp左右的质粒上。质粒测序结果经过blast分析比对之后,显示创伤弧菌和鳗弧菌中的qnr VC基因均与1类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dfr6相连接,qnr VC基因的传播可能与1类整合子相关联。最后对鳗弧菌上的qnr VC9基因进行敲除,使用自杀质粒p CVD442构建qnr VC9基因敲除菌株,为之后qnr VC9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这提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菌株有将耐药基因通过质粒传播的风险,对于养殖源弧菌病害防治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镉(Cadmium,Cd)是一种半衰期长且具有蓄积性质的重金属。虽然很多研究已经对Cd在肝、肾、睾丸、肺、大脑等器官的损伤毒理作用取得了初步的证实,但Cd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本文对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以及本人研究生在读期间采集的卵跳小蜂属的标本进行了形态学分类研究;采集地包括重庆、西藏、山东等20多个省、市。为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应大力推广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卵跳小蜂属为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介绍了卵跳小蜂属的研究概况以及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共记述了我国卵跳小蜂属16种,其中包括6个新种,;3个中国新记录种;详细的记述了
角环素(Angucyclines)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的结构中包含苯并蒽环结构的芳香聚酮,因有着复杂多变的结构以及多样的生物活性,该类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数放线菌中角环素基因簇处于沉默或低表达状态,传统的以活性为指导的研究方法常导致该类化合物的发现存在盲目性,阻碍了角环素类药物的研究进程;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功能基因的定向筛选已成为快速发现特定类型天然产物有效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Ulcerative Colitis related Colon Cancer,UCRCC)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严重并发症之一,是UC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炎症的进展,
目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短叶老鹳草素对于人肾透明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肾癌临床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提供初步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人透明细
果实大小是影响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价格的主要因素,生产上广泛利用氯吡苯脲(CPPU)调控猕猴桃等果实大小。CPPU处理可促进果实细胞分裂和扩增,加快果实膨大,这也与提高的果实库
化工行业作为国家工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因为化工行业配电系统比较复杂、电力需求量大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配电系统比较容易受到雷击、
苹果Md TFL1可抑制成花、推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且前人研究表明不同苹果属资源成花特性与Md TFL1表达水平显著相关,但原因和相关调控机制有待解析。本研究以不同负载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混凝
近年,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新建了大量的工业厂区。厂区建设中,通常采用开挖、回填等方式进行场地平整处理,形成了大量的不均匀填方地基。由于工业厂区选址对于交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