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岩溶流域水—土系统碳氮同位素特征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被、土壤和水文等子系统,其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岩溶流域特殊的地质背景,使得岩溶水—土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直接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碳氮元素是土壤营养物质和地下水溶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使得稳定碳氮同位素能够示踪碳氮元素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为研究岩溶流域水土流失、岩溶作用和岩溶水水质演变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流域为例,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流域水—土系统碳氮分布、变化和来源,探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青木关流域岩溶管道流的水文变化对降雨响应迅速,导致其水化学具有较强的动态变化特征。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球化学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受白云岩溶蚀、石膏溶解(较高的634s值)和硫化物氧化影响(较低pH值)的侧向裂隙水水化学为Mg·Ca-SO4型,而受灰岩溶蚀控制下的地表径流、岩溶裂隙泉、洞穴裂隙水和地下河水等均呈弱碱性,水化学组成以Ca2+和HC03-为主,属于岩溶水。地下河水地球化学介于裂隙水和地表水之间,显示其受地表水和裂隙水共同补给,且以裂隙水为主。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化学也不同,其中灌丛和旱地土壤水为Ca-HCO3型,退耕还林地土壤水为Ca-HCO3·SO4型,而草地和针叶林地土壤水为Ca-SO4型,它们同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岩溶水地球化学的形成和变化既受地质背景和岩溶作用强度的控制,又受外界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降雨冲刷淋溶作用与稀释效应、土地利用类型和农田施肥时令以及其它人为因素。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均具有横向和垂向差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为草地≈针叶林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地>旱地,并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且与土壤pH值成反比。不同植被下土壤溶解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其大小为耕地土>灌丛土>退耕还林土>草地土>林地土,且随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含量升高,具有累积效应。表层土壤氮同位素与植物体氮同位素具有显著相关性,使得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具有很大差异。土壤有机氮同位素垂直变异特征表现为,40 cm以上的土壤主要受植物残体影响而贫化15N,且变化较大;40 cm以下土壤受较强的矿化作用影响而富集15N,变化较小。除受植被影响外,土壤有机氮同位素还广泛受到土壤质地、结构、pH值、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和农业施肥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灌丛地、旱地和退耕还林地土壤水具有较高DIC浓度和δ13 CDIC值,均值分别达230.66 mg/L和-9.62%‰,158.09 mg/L和-9.93‰,115.46 mg/L和-10.5‰,其DIC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溶蚀和土壤CO2的溶解。它们的δ13 CDIC值与DIC浓度却呈正相关关系,且雨季偏高,旱季偏低。针叶林地和草地的DIC浓度和δ13 CDIC值均较低,分别为17.79 mg/L和-15.68‰,14.81 mg/L和-16.10‰,其DIC主要来自土壤CO2的溶解。除侧向裂隙水的DIC较低(38.34 mg/L)外,洞穴裂隙水、地下河水、岩溶裂隙泉和地表径流都具有较高的DIC浓度,均值分别为330.62 mg/L、326.74 mg/L、290.94 mg/L和198.13mg/L。侧向裂隙水和洞穴裂隙水的DIC浓度在雨季高于旱季,表现为土壤CO2效应。地下河水和地表径流的DIC浓度在雨季有所降低,表现为降雨稀释效应。岩溶水的δ13 CDIC值变化范围为-13.60‰~-5.89‰,指示其溶解无机碳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土壤CO2。雨季,岩溶水的δ13 CDIC值较旱季偏低2‰~4‰,其DIC更多为土壤CO2成因。受其他酸(如有机酸等)参与岩溶作用影响,岩溶水的δ13 CDIC值会相对偏高,其DIC来自碳酸盐岩本身的比例增加。岩溶裂隙泉、洞穴裂隙水和地下河水δ13 CDIC值与DIC浓度具有反相关关系,雨季偏低,旱季偏高。地表径流δ13 CDIC值与DIC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显示其受多种因素控制。流域雨水的NO3-浓度为5.09 mg/L,δ15NN03为2.92‰,其硝态氮主要来自干沉降或煤炭等燃烧排放的NOx。岩溶水中的NO3-的形成主要与区内人类活动有关,在无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水的δ15NNO3值约为4‰,其NO3-主要来自矿化的土壤有机氮;受污水或粪便影响的岩溶水则具有较高的N03-浓度和δ15NNO3值。在旱季,地表径流的NO3-浓度和δ15NNO3值分别为2.56mg/L和4.7‰,指示其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氮;而在雨季,地表径流的NO3-浓度和δ15NNO3值分别为7.87 mg/L和6.81%o,其硝态氮主要来源为合成化肥和有机化肥的混合。地下河水的NO3-浓度变化范围为15.84-63.5 mg/L,其δ15NNO3值为4.42‰~12.24‰,总体上表现为雨季较低,其硝态氮主要来自矿化的土壤有机氮与合成化肥的混合;而旱季较高,其硝态氮主要来源为土壤有机氮和污水或粪便的混合。根据青木关流域下水系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δ13 CDIC、δ1NNO3口δ34S,判断流域岩溶作用方式以CaCO3—CO2—H2O岩溶动力系统溶蚀为主,而硫酸和硝酸参与流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较弱。另外,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有机酸的影响。根据流域水化学计算得出流域发生岩溶作用的碳酸盐岩的化学分子式为(Ca0.85Mg0.15)CO3,并利用水化学—径流量方法估算出了流域岩溶作用产生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和大气CO2沉降率分别为115.31 t/(km2·a)和46.07 t/(km2.a),高于我国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溶蚀速率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CO2沉降速率。
其他文献
本文的前半部分证明了任意随机变量序列的强大数定律。证明定理前,首先我们引入函数φ(y),φ(y)满足以下条件:(1)对某个d≥0,φ:[d,+∞)→[0,+∞),且φ为严格递增函数;(2)存在c和一个正常数k0,
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Evaluation_FcE)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常用方法,已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尝试将其运用在
本文介绍了电动手术床的基本结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死亡"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小说中,他表达了对"死亡"的推崇,在对死亡的推崇中,又表达了对"永恒"的释然。归根到底,表现的是博尔赫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3月29日下午,广东粤剧院召开的“2012广东粤剧院艺术创作生产工作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顺利落幕。此次为期两天的工作会议本着广东粤剧院一贯以来“出人、出戏、出精品”
“量体裁衣” 全方位服务小微企业$$近年来,宁波银行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产品,强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产品已形成融资授信、现金管理和电子渠道三大类别产品服务体系,通过产
报纸
利用RIGAKU ZSX PrimusⅡ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微区分析功能,对铅锌矿石进行定性鉴定,甄别出矿石标本中的异常元素,并对异常元素进行分布分析,绘制组分的二维或三维分布图;在电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化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组织主要的资源或竞争优势的来源,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视点。本文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对知识分享进行了价值分析,并
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客观地反映交易主体的可信程度,运用关联矩阵模型对技术交易中供应方的信用进行评价,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所得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相符.
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在服装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尤以法国贵族女子服饰为代表,为更深入了解其风格、样式,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以及博物馆实物图片资料参考,对该时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