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图像眼睛自动定位方法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自动识别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特征以实现人的身份验证的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它在法庭举证、持卡人识别、视频监控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受到各国政府及其军事、安全、情报部门以及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由人脸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特征提取、图像间相似度计算等功能模块组成。其中特征提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识别效果,特别是眼睛的定位准确与否是能否实现人脸图像几何归一化的必要条件,因而双眼的定位成为全自动人脸识别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重点研究人脸中双眼定位问题。基于单人脸灰度图像,本文主要提出了两种眼睛定位方法,具体说来,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第一、概要介绍了目前眼睛自动定位的一些基本方法,例如几何特征提取法、主元分析法(PCA)以及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法等,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其缺点及使用范围。 第二、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灰度积分投影技术,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组和灰度积分投影函数的眼睛自动定位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有效的定位到眼睛的位置。 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PCA变换和模板匹配的眼睛自动定位方法。为了减少特征匹配时间,该方法还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输入图像进行了分解。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轻微的姿势变换以及不同的眼睛大小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肽链延长因子(Peptideelongationfactors,eEF1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特异蛋白质因子,具有调节蛋白合成及促发凋亡等多种作用。本文的前期工作显示,eEF1A-1的异构体
信号表示的稀疏变换类型通常分为过完备字典和正交变换。正交变换能够通过快速的变换来处理较大的图像获得精确重构信号,例如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等,但只能在一定稀疏度上还原
直葶石豆兰(Bulbophyllum suavissimum Rolfe)是一味贵州民间草药,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凉血活血;治高热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关节肿痛,痈肿,咽痛,跌打损伤等功用。常混作或作为石
现代分布式控制系统基于网络,在控制系统网络上存在着各种智能控制设备,各种控制动作都要求各CPU基于时间对设备进行调度,各类数据获取都依赖于整个系统时标进行工作。然而各个
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中的S波段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根据设计指标分别对功率输出级单级芯片、集成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的三级芯片进行设计、仿真及流
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网络演进目标,由于运营商的推广,目前正由核心层向终端扩展。随着NGN的演进,业务、呼叫控制和承载互相分离,业务将向
首先我想问时间有形状吗?进而我想问时间有意义吗?我认为时间概念仅仅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其他生命体与非生命体都没有时间概念。换句话说,时间对于人类之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此时一定会有人质疑,因为其他生命体也有其生命的时间,非生命体也有其存在的限度,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但是大家不要混淆了概念,对其他生命体而言,他们有的只是生死而非时间,非生命体有的只是成坏也非时间。因此我认为时间概念对于人类来说只是更加重
光纤通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的新型通信技术,它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并列为二十世纪末的三大通信技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光纤通信技术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移动网络的发展迅雷不及掩耳,每个终端都必须完全依赖于基站进行通信,但是若遇到偏远山区、抢险救灾、军事战争等恶劣环境,通信基础设施无法架设或遭到破坏的情下。在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