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级拼接锚栓拉伸与抗拔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柱脚节点为结构的关键节点,锚栓为柱脚节点的关键构件,锚栓的失效会引起柱脚节点的失效,进而引发整个结构的安全问题。我国对于柱脚节点预埋锚栓的研究还很欠缺,规范以及重要设计手册对于预埋锚栓的规定不一致,工程设计人员对于预埋锚栓的设计无所适从。
  本文拟研究一种8.8级拼接锚栓用于柱脚节点连接,以实现柱脚“可拆改”和“可修复”,改善柱脚节点的延性与抗震耗能性能。为了确定不同直径的8.8级螺杆与钢螺纹套筒的合适连接长度进而确定不同直径钢螺纹套筒的合适规格,本文拟首先对8.8级拼接锚栓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为了确定8.8级拼接锚栓的可修复性,本文拟对预埋于C40混凝土不考虑边距影响的8.8级拼接锚栓试件进行反复拉拔试验,为了确定边距及配筋对8.8级拼接锚栓抗拔性能的影响,拟对小边距8.8级拼接锚栓进行单向拉拔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研究了不同螺杆直径不同连接长度的8.8级拼接锚栓极限拉伸承载力,钢螺纹套筒与螺杆连接接头的延性,极限拉伸荷载作用下连接接头螺纹平均挤压应力,平均剪切应力,平均弯曲应力与接头连接长度的关系,确定了钢螺纹套筒的设计尺寸以及钢螺纹套筒与8.8级螺杆的合适连接长度。研究结果表明:8.8级拼接锚栓的螺杆与钢螺纹套筒连接长度为一倍螺杆直径时,8.8级拼接锚栓在拉伸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接头破坏,且连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延性。
  (2)介绍了国内外规范设计手册对于锚栓材料的要求,预埋锚栓的分类,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对于锚栓在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栓破坏类型的分类,预埋锚栓抗拔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国内外文献给出的预埋锚栓拉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于预埋锚栓的研究还很欠缺,国内规范手册对于预埋锚栓设计的规定处于混乱状态,国外对于预埋锚栓的研究已经很系统了。
  (3)研究了预埋于C40素混凝土基础的8.8级拼接锚栓抗拔性能,对于不受边距间距影响的拼接锚栓,进行了反复拉拔试验,以研究不同埋深拼接锚栓可修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得出的力-位移曲线很好地吻合了锚栓抗拔力-位移曲线的四阶段模型。对于预埋于C40素混凝土基础的8.8级拼接锚栓,10倍直径螺杆的埋深足以实现柱脚锚栓的“可修复”。对受边距影响的8.8级拼接锚栓进行了单向拉拔试验,其中对于受边距影响的8.8级拼接锚栓的混凝土基础分为配筋和不配筋两种情况,以考察配筋对于锚栓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锚栓边距一倍,锚栓承载力提高较为明显,沿锚栓埋深全范围配筋对于锚栓承载力的提高比增大锚栓边距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人工冻结法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地层加固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于人工冻土强度特性的正确认识是冻结法实际设计施工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根据城市地下工程冻结法施工过程中人工冻土的实际形成过程,本文分别进行了将试样还原至初始地应力状态下进行冻结的有载冻结三轴试验和将试样提前在低温箱中无荷载冻结的预冻结三轴试验,探究了冻结施工前土体经历的长期固结作用对人工冻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文化创意地产应运而生。随着文化创意地产的快速发展,项目开发的风险持续增加,风险的影响程度不断扩大,市场普遍存在着风险识别难度大、判断评价不准确、应对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地产的发展。因此,对文化创意地产项目开发风险进行管理尤为必要。  本研究以文化创意地产项目开发风险为研究对象,结合可拓理论,对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风险识
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拥挤,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正变的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会对邻近既有隧道、管线及地上建筑物等产生影响。而注浆技术作为常用的变形控制措施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均未考虑土体卸荷的应力路径对浆液的扩散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相关应力路径对土体注浆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基于现有的能够独立控制三向应力的真三轴仪和平面应变仪开发研制了一套能够独立控制三向应力状
学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具有大跨度空间的建筑尤其是大跨度体育场馆的需求不断增长。索穹顶结构是目前结构效率最高也是技术最先进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张拉整体概念、由连续的受拉构件和独立的受压构件组成的索杆结构。目前国际上最大索穹顶结构跨度已突破200米,而国内最大的索穹顶跨度刚刚突破100米。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索穹顶结构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然而在索穹顶的设计和施工及推广应用中存在以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结构形式,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体系,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对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进
基坑支护结构对控制基坑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质勘探、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与工艺等的问题,支护结构难免会存在各种缺陷,从而造成基坑事故,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带缺陷服役的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缺乏定量分析。因此,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缺陷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当前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
学位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被投入建设施工中。联络通道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沿海地区大面积覆盖有工程性质较差的软黏土,在其施工前通常采用人工冻结法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人工冻结法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冻融循环,这种冻融循环作用会影响土体的原有力学特性,地基土体在后期地铁运营期间内往往会产生较大沉降,进而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人工冻融软黏土(经历冻融循环作用)的动
学位
近年来,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然而,许多在建或已经服役多年的钢结构由于自然灾害、使用功能改变、老化等原因需要进行加固改造,随着钢结构数量的增加,钢结构的加固改造也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兴领域。负载下焊接加固方法是钢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常采用的方法,焊接热输入是影响该方法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焊接热输入对加固后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结论。此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H型截面
学位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难点,在于早期的损伤情况下桥梁结构响应信号变化不明显,很难找到直接的损伤指标来判断出损伤位置和程度,并且当前的许多损伤识别方法摆脱不了对损伤前结构响应数据的需求,这就限制了方法的应用性。为了解决损伤识别中对损伤前结构响应数据的依赖问题和小损伤难以识别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移动荷载的简支梁桥动力损伤识别分析方法,通过测得损伤状态下的动态应变响应对损伤进行定位,并量化损伤程度,具体工作
学位
钢管混凝土(CFT或CFST)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和施工便捷等优点,但是当外荷载超过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时,钢管可能发生局部屈曲问题而导致承载能力快速下降,填充混凝土也会因为钢管屈曲后无法提供有效约束而导致脆性提高。FRP约束钢管混凝土结构(CCFT或CCFST)通过对CFT进行附加约束,有效防止或者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同时核心混凝土受到了更大的约束,受压区的钢管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