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保鲜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龙眼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保鲜功能微生物对采后龙眼致腐菌的抑制作用和龙眼腐烂与酶的活性的关系,及其保鲜功能微生物对龙眼的保鲜机理。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常规分离法和Sherlock MIS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分离并鉴定了采后龙眼果实的致腐菌,试验结果表明:采后不同腐烂等级的龙眼果实共分离了54株细菌和11株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parva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cus simucans)、微球菌属(Micrococcus lutens-GC)、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非典型的密执安棍状杆菌(Clavibacter micrhiganenisis),且福眼果皮的腐烂病原菌含量比果肉多。我们从各种水果分离的细菌及本研究室的菌种资源库中,筛选到3株对龙眼致腐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菌株JK-2对龙眼致腐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经16SrDNA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ivbacillus brevis)。2、龙眼果皮褐变腐烂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极为密切,龙眼采后自然状态下,随着龙眼的逐渐腐烂,龙眼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却相反。此外,不同浓度的保鲜菌对龙眼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试验结果表明,当保鲜菌JK-2的菌液浓度为6×105 cfu/mL时,能够抑制POD、PPO的活性和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3、不同的贮存方式对龙眼的保鲜效果不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纸包裹的龙眼其保鲜效果远远好于用树叶覆盖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采用纸包裹进行贮藏,可以较好地保持龙眼果实的品质,延长龙眼果实的保鲜期;JK-2不同施用方式对龙眼的保鲜效果也不同,用JK-2处理“福眼”、“石硖”龙眼果实,结果表明:在室温(29~30℃)和相对湿度60~70 %下贮藏5天,龙眼采后喷施JK-2,其好果率明显高于对照,,龙眼采后处理的果实其保鲜效果明显好于采前处理。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许多企业都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增长过快,可能会使公司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给企业带来很多财务风险,发展过慢的企业缺乏竞争力,最终同样可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在国内分布区域广泛,北方冷凉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繁殖基
化感水稻作为一种具有抑草功能的特殊种质资源,必然会在大田化感水稻根际周围形成相应的特殊微生态环境,此环境是研究筛选具有抑草功能微生物的重要土壤资源之一。本文以从化
以太子参连作障碍自毒效应为主线,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连作引起的太子参根、叶显微结构的变化、光合作用系统参数的变化、苗期叶片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与内蒙古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舞蹈(简称“三少”民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蒙古族与“三少”等民族的舞蹈生态、舞蹈类型、舞蹈作品三个方面对其动
内生菌是一类生长于活体植物组织中的特殊的微生物,在研究过的植物中普遍存在,并且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从内生菌中筛选活性高的内生菌株为寻找新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随着农业耕作制度和农业的管理措施的加快,人类的人为活动使土壤的酸化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些年来化学氮肥的大量的投入。导致土壤不断的酸化,养分不断的流失,铝离
对于较大的目标场景,由于摄像器材的局限性,普通的摄像机只能采集到其中的一个局部,而为了得到全景图和超宽视角的图像就用到了图像拼接技术。图像拼接技术就是将两幅或多幅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内蒙古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前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