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建筑装饰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又面临模糊化与暂时化的困境。孤立的、静态的从建筑本身的角度认识装饰已失去意义,而是迫切的需要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问题。但目前有关此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很苍白。 本文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首先分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诸多已有概念的问题,从装饰与建筑本体的角度提出“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的概念。其次,总结建筑装饰的三层作用:实用、美化和表达意义。围绕历史上关于美与意义的争辩,从哲学的高度剖析了现代与当代建筑的装饰问题,指出美与意义并重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分析装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审美因素),提出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观念下的一致的、互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姊妹艺术三个方面探讨它们与“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的内在关联,并从历史的、综合的角度予以评价。 第三部分是建筑装饰的原则与方法。首先,从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得到启示,认为应在复杂思想的观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种平衡,不能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其次,就目前多元化的局面,讨论了装饰未来的发展问题。从历时性、共时性与类比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具有装饰的建筑在多元化发展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归理性装饰”的观点与四项原则:时代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大众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并在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中应用和检验。
其他文献
在江苏省现状遗存的古村落中,依托长江中下游水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以水为主要媒介的古村落空间特色。“小桥、流水、人家”是江苏古村落构成要素的高度凝练。目前,江苏省古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一方面表现为: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之下而上的发展主动性强烈;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大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本文是基于明代万历间南京礼部侍郎葛寅亮所撰《金陵梵刹志》中之“报恩寺图”,对报恩寺基址问题所作的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从《金陵梵刹志》的修纂人物、成书背景、时间及
学位
论文在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和古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西汉初期南越国宫苑遗址中排水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越国宫苑遗址排水设施构造做法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研究,试图全面揭示在城
学位
历史文化村镇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也开始了保护标准的研究。特别是国家科技部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子系统的基础部分,是城市结构中自然生产力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空
本研究应用英德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理论分析方法来研究广州市高第街地区城市形态构成关系。在对该地区城市形态个要素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要素间的关系、要素的构成规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掇山可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承载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和其他传统意义上的痕迹,成为传统园林文化中重要的表现元素。它将建筑、植物、水体等其它园林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