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将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直肠癌手术患者253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患者146例,开腹手术者10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保肛率;术后并发症;病理资料(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切缘有无肿瘤浸润、远切缘距离)。结果:1.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0±53)min和(173±25)min,P>0.05],但按年份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1年,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1±81)m1和(297±129)m1,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16±1.09)d和(4.24±0.71)d,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68±4.71)d和(17.64±4.95)d,P<0.05]。2.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保肛率分别为(73.28%和65.42%,P>0.05),以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分组进行统计,肿瘤下缘距离肛缘在5cm与7cm之间时,两组保肛率分别为(98.04%和83.33%,P<0.05)。3.并发症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1.37%和8.41%,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8%和6.54%,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8%和5.61%,P<0.05);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5%和1.87%,P>0.05);肠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1.37%和1.87%,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37%和0.93%,P>0.05);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37%和0.93%,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0%和26.17%,P<0.05)。4.淋巴结数目清扫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2.49±6.22)枚和(13.48±4.34)枚,P>0.05];两组远近切缘均无肿瘤浸润。结论:1.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总体与开腹组相当,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逐年缩短,最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距离肛缘5cm至7cm之间的肿瘤保肛率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2.腹腔镜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在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这三方面体现较明显。3.腹腔镜手术淋巴结清扫率与开腹组相当,两组远近切缘均无肿瘤浸润;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4.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适宜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LTE作为现今最前沿的通信技术之一,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接入方式进行研究。作为以提供数据业务为主的移动通信系统,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性能要求远高于以往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纵横交错的管道应用越来越多,管道机器人作为管内作业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管道机器人是以管内移动机构载体为依托,配置相应的执行装置和传感器
比较研究ArcCheck与胶片在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VMAT)验证中的应用,探讨ArcCheck在vMAT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随机选取5例鼻咽癌病人的VMAT治疗计划.分别用ArcCheck和胶片两种方法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互联网在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的扩展开来,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多。互联网在人们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传播媒介作用。与此同
体验营销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家的竞争正由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步向体验营销过渡。介绍了体验营销的概念,分析了体验营销的特点,
本文阐述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特点及其柔性决策理念,并在柔性理念基础上引入决策者偏好、谋略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将决策问题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扩展成多个单目标规划,从而使
设备大型化是露天矿装备的发展趋势,除了制造业进步的原因,经济效益也是重要因素,如操作、维修定员较少使人工成本降低。另外,设备大型化使单位采剥量设备投资降低,也是驱动
大型工程项目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复杂多变的建设环境及多学科技术交叉使得项目的复杂性愈发增加,大型工程项目日益体现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征。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大型
为探讨组织激励、组织承诺与忠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深圳市企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工具型激励正向影响持续承诺;情感型激励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和规范
文章通过梳理唐代以来关于张旭的史料文字,结合张旭生前所处的两个主要文化团体信息,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对张旭草书生成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出影响张旭草书生成的几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