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因素,是国内外地学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乡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发生着急剧变化,尤其在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状况展开研究很有必要。宁波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快速的城市发展使其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究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有利于加强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认知和进一步合理的指导土地开发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 CA)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模拟复杂的空间变化,马尔可夫链(Markov)在空间上的预测比较弱,更侧重于数值方面的预测,将两者结合为CA-Markov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可以在空间和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更精确的模拟和预测研究。本文以宁波市下辖的6个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和鄞州区)为研究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以5期Landsat TMETM+影像(1991年、1997年、2002年、2008年和2013年)为基础遥感数据,解译得到长时间序列的宁波市土地利用数据。在对宁波市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宁波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根据多准则评价方法建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规则,制作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适宜性图。在此基础上,应用CA-Markov模型对2013年宁波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2013年宁波市土地利用解译数据进行对比,Kappa系数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在精度验证的基础上,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宁波市2018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预测,继而分析了宁波市2013-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本文主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1991-2013年,宁波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建设用地增加了5.4倍,耕地减少了35.17%,林地和水域分别减少了3.76%和21.82%。(2)通过Kappa系数精度评价说明了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宁波市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3)预测结果显示,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剧烈,增速继续加快,年增长率高达10.03%,总面积增加27918.42 ha;耕地大量被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继续减少,共减少10926.90 ha,减少的面积占2013年耕地面积的17.62%;处于主导地位的林地首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且其减少的面积大于耕地减少的面积,达到15902.36 ha;水域减少的面积占2013年水域面积的比例较高,达到15.98%,需要引起重视。(4)对比各时期的年变化幅度,从预测结果看2013-2018年的年变化幅度将高于以往1991-2013的任何时期,说明了宁波市的城市扩张仍在加速,并带来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5)2013年到2018年宁波市不同区的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差异明显。鄞州区和北仑区由于近年的快速经济发展致使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巨大,位列前两位,分别增加12668.95 ha和9088.09 ha;镇海区和江北区的建设用地变化幅度较大,每年的增幅度都超过了500ha;此外,江东区和海曙区属于宁波市的老城区,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变化相对较小,期间仅分别增加了303.55 ha和255.19ha。对宁波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有利于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为宁波市未来的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参考,提高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