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密集网络中联合资源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用户对更大网络容量、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应运而生。5G将在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覆盖范围、时延、保密性、节能等多方面体现出优越性,而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作为有效解决网络无缝衔接的部署方案,已成为5G通信关键技术之一。超密集网络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覆盖盲区,并且为宏基站分担一部分流量负荷,实现了负载均衡。然而,网络的超密集部署容易造成干扰严重、时延加大、网络拥塞等问题,无线资源的联合优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无线网络中面临的容量瓶颈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基站连接、信道分配、功率控制的联合优化模型,优化目标是最大网络吞吐量,同时增加了单个用户的服务质量约束,保证了用户公平性。为解决联合优化模型提出了内外交替循环算法,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算法提高了大约30%网络容量。针对网络中存在的时延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能效、时延、流量分配的联合优化模型,优化目标是最小网络时延和电能使用率。提出了基于能效感知和流量感知的用户连接算法,该算法包括用户端算法和基站端算法两部分,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降低了大约36%的平均流量传输时延。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流量拥塞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流量路由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模型,优化目标是最小总功率消耗,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广的覆盖范围。同时提出了改进的路由方法,把网络流分解成若干子网络流,允许子网络流在不同路径上传输,但是数据始终在相同的源-目的节点间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节点数目越多,网络总功率消耗越小。
其他文献
在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中,毫米波(mmWave)通信凭借着其可利用频谱宽、抗干扰能力强、易于集成化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将mmWave技术与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大
细胞运动追踪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细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活跃细胞在序列图像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它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准确地预测和追踪序列图像中的活
众所周知,目前网络流量增加很快,特别是关于多播类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所以核心交换节点越来越成为网络的瓶颈。作为交换节点的主要交换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对其的研究成为互联
目前海上航行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船载卫星应急示位标(EPIRB)是船舶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求救装置,EPIRB检测仪是为了保证EPIRB的可靠性对其进行维护和年检的重要设备。本文
作为一种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的主动式观测系统,雷达成像技术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雷达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随着信息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室内环境作为人们主要的生活环境,居家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在这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今的居
海洋环境噪声,一直以来都被当做声纳系统的一种干扰。不管是主动声纳系统还是被动声纳系统,研制时都要考虑如何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下背景噪声,来提高声纳系统的工作性能。而水下噪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将传统网络中控制与转发功能进行解耦,采用集成了网络控制功能的SDN控制器通过开放南向接口对整个网络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在业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整体环境的改变,使得无线信号的传播信道愈加恶劣,与此同时,室内数据、语音等业务需求不断增大,这使得高质量的室内覆盖变得十分迫切。家庭基站作为一种室内
室内场景布局估计作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3D重建、场景恢复等新兴领域。室内场景通常存在家具等杂物,虽然为场景语义分类提供较丰富上下文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