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二)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苯巴比妥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2.研究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规律,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健康家兔6只,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分别经灌胃或耳缘静脉匀速注入LD50(0.34 mg/kg)苯巴比妥。观察给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肌、尿、胆汁、玻璃体液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2.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实验家兔30只,窒息处死,1小时后经灌胃匀速注入LD50(0.34mg/kg)苯巴比妥。21只置于常温,分别于3h、6h、12h、24h、48h、72h、96h各解剖3只;9只分别置于常温(20℃)、4℃、-20℃,4天后解剖。将所取心、肝、脾、肺、左肾、右肾、脑、左下肌、右下肌、心血、周围血、尿、玻璃体液、胆汁检材冷冻保存待检。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3.苯巴比妥在保存血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取空白人血1200 mL,平均分为12份,每份100 mL;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20℃组、4℃组、-20℃组、20℃NaF(1%)添加组;每组分别添加治疗剂量(25μg/mL)、中毒剂量(100μg/mL)、致死剂量(150μg/mL)。分别于0d、7d、14d、21d、28d、42d、56d、105d、147d、189d、231d各取1 mL,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1.死后分布:家兔苯巴比妥灌胃或静脉注射后均出现嗜睡症状,灌胃组家兔2.0±0.5h死亡,静脉注射组家兔2.0±0.1h死亡。各脏器组织中苯巴比妥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①灌胃组:肝(183.22±11.19μg/g)>肾(143.45±13.02μg/g)>脑(115.47±6.92μg/g)、心(109.24±14.01μg/g)>肺(93.38±8.29μg/g)、心血(86.80±10.32μg/mL)>脾(69.69±12.36μg/g)、肌(66.14±4.63μg/g)、胆汁(65.52±4.56μg/g)、尿(52.04±9.62μg/mL)>玻璃体液(29.02±10.86μg/g);②静注组:尿(311.36±37.26μg/g)>肝(155.74±29.35μg/g)>脑(104.40±9.43μg/g)、心(96.96±18.91μg/g)、肾(91.13±2.06μg/g)、心血(89.81±8.32μg/mL)>胆汁(75.19±5.09μg/mL)、肌(62.69±6.67μg/g)、脾(57.38±17.06μg/g)>肺(41.32±8.80μg/g)、玻璃体液(29.60±8.56μg/mL) (LSD检验,P<0.05)。2.死后弥散:死后染毒家兔常温保存时,除3h、6h尿液未测出外,其余3-96小时内所有时间点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并且心和肺、肝和脾的变化趋势相同。死后染毒家兔不同温度保存4天后,常温组(20℃)所取检材中均可检出苯巴比妥;4℃组除尿液、左/右下肢肌中未检出外,其他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20℃组除玻璃体液、尿液、脑、左/右下肢肌未检出外,其他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3.分解动力学:不同保存条件下,血中添加苯巴比妥浓度均可降低,其分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可用公式Ct=D/V*EXP(-K10*t)表示。20℃保存7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76.59%、93.58%、88.69%和5.15%、3.60%、5.02%(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70.9天、61.1天、36.6天;4℃保存14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78.72%、90.33%、84.28%和20.14%、22.78%、19.50%(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105.7天、97.4天、88.5天;-20℃保存21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83.28%、91.29%、82.75%和35.05%、35.71%、30.20%(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172.2天、147.5天、143.8天;20℃添加1%NaF时保存7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90.13%、94.15%、89.06%和15.15%、16.25%、10.07%,其分解半衰期为90.4天、85.6天、62.2天(P<0.05)。结论1.采用LD50剂量(兔)苯巴比妥灌胃或静注染毒,建立了苯巴比妥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研究;采用空白人血添加不同剂量苯巴比妥的方法建立了保存血液检材中苯巴比妥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模型。该系列模型可应用于苯巴比妥中毒(死)的法医学检验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2.灌胃染毒致死家兔肝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肾次之,玻璃体液最少;静注染毒致死家兔尿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肝次之,玻璃体液最少。说明灌胃和静注染毒家兔体内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同,可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提示入体途径和检材采取提供实验依据。3.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可发生死后弥散,尿、肌肉和脑受其影响较小,保存温度降低可阻止或减慢其发生;LD50剂量死后染毒家兔体内苯巴比妥的浓度低于同剂量灌胃或静注生前染毒致死家兔体内药物浓度。此规律可为苯巴比妥生前服药和死后染毒的鉴别提供依据。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时,应考虑死后弥散和死后再分布对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还应排除死后染毒的可能性。4.苯巴比妥在保存血液中可发生分解,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保存和添加抑菌剂(1%NaF)可减缓苯巴比妥的分解,使苯巴比妥含量下降减缓,分解半衰期延长。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检材应在7天内及时送检和检测,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冷冻保存或添加抑菌剂,并尽快检验。5.苯巴比妥在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可用一级动力学过程一室开放模型描述,在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时,可采用Ct=D/V*EXP(-K10*t)公式和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取材当时或送检当时血中苯巴比妥含量,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妇科肿瘤是一类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也是人体中的多发肿瘤。据全国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统计,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居发病的前十位,远比男性生殖恶性肿瘤发病率高。
目的基于Oracle数据库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与PACS/RIS(Picture Archiving andCommunication System/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的连接,充分发挥各系统在医院信息化中的
目的分析MSCT不同重建算法对于肺气肿CT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比肺密度定量测定与视觉评分结果两种方法对不同程度肺气肿的评估价值。对象和方法天津市海河医院2009年12月~20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脂肪类食物在饮食比例中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己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已经明确的发病机理中血栓形成被认为是此类疾病及动
目的通过对数字放射摄影(DR)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实际测量和调查,了解数字放射摄影检查中常见投照部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为我国或山东省数字放射摄影受检者辐射剂量指导水
无线中继网络的广播特性使合法信号极易被窃听,给信号的安全传输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基于物理层的安全通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利用信道随机性的安全机制,其在
近年来,轿车日益成为家庭日常消费品。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追求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轿车厂商逐渐将艺术美感融入外观设计中,一些经典(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车型的外观设计成为实用功能与审美意义相结合的作品——实用艺术作品。市场上模仿经典车型导致外观雷同的情况较多,实践中对轿车外观设计如何进行保护,一直面临困境。捷豹路虎公司诉江铃控股公司、达畅陆风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一审,是经典车型外观设计及实用艺术作品权益
目的研究CT分类标准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62例,发病早期均行非手术治疗,并于入院后72
本项目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文本翻译和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选自特里西娅·马提瑙·瓦格纳(Tricia Martineau Wagner)所创作的Black Cowboys of t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智能制造概念的提出,中美德日英等国先后开始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机器视觉以其自动处理、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工业智能转型的重要技术。视觉检测一直是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方向,它可以通过分析工件的图像来检查其是否有破裂、痕迹、污点等缺陷,以达到产品的高效检测。视觉检测在汽车行业、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包装行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