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语教学研究已经从教师的行为层面向思维认知层面深入。尽管课堂仍然是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单纯描述教师的课堂行为转向了揭示教师与其认知的关系—探究导致教师行为的教师思维研究或教师认知研究。随着教学是教师思维活动这一观点的认同,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教与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生、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连的两个主体。因此,在对教师信念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学习者的信念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Wenden(1999)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应致力于了解其语言学习的信念。Rubin(1987)则认为,学习者所持有的信念制约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因此,要提高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有效性,还必须探明学习者学习行为背后的信念系统的实际状态。
以往有关信念的研究往往单独选择学习者或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研究较少,而针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教师信念的对比研究则更少。如果学习者和教师不能明确地认识并改变一些障碍性的信念,那么这些信念势必要阻碍有效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因此,对教师与学生信念的研究有助于有效促进英语教学。
本研究选取济南大学17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和50名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被试。问卷参照了Horwitz教授1988年和Johnson教授1992年的问卷,并在一次预备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而成。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考察目的在于探寻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教师对英语学习、英语教学及彼此双方所持有的信念,以及两个群体间信念的异同。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均值、方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及T值检验。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语言学习方面。就语言学习难度来讲,多数大学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是一门较难的语言;而大部分教师则认为英语是一门比较简单或只有中等难度的语言;就外语学能而言,多数学习者和教师都相信儿童和女性要比成人和男性擅长学习语言,同时他们都认为能讲多种外语的人聪明;在语言本质方面,双方都认为文化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英语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对学习动机策略的考察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都突出强调反复接触材料这一策略。(2)在教学方面。学习者喜欢内容新颖的教材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希望学生积极配合,渴望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3)对彼此的看法方面。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师角色定位的观点基本一致,都把教师看作指导者和促进者,但对学生角色的看法方面存在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自己仅定位于信息接收者,而大多数教师把学生看成伙伴和合作者。
本文在讨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学习者和教师都需要反思,通过反思明确自己原有的各种信念。其次,双方在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沟通,改变已有的障碍性信念,逐步形成积极信念。再次,教师要努力实现其中介者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亦要通过反思改变已有的障碍性信念努力实现自主学习。
鉴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存在样本小和收集数据方法单一的局限性,是今后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