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压力诱导的无序金属的原子结构演化与相变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 Au55Cu25Si20金属玻璃的结构特征以及它在高温和高压下的行为,同时也探究了Ca,Al金属液体以及Ca72.7Al27.3金属合金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构演变。Au55Cu25Si20金属玻璃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局域原子的堆积以9,10,11配位的多面体为主,而不是以类二十面体团簇为主,同时这些9,10,11配位的多面体中小尺寸的团簇互相排斥,而大尺寸的团簇互相吸引。这种异常的原子堆积结构限制了该金属玻璃的玻璃形成能力,并导致了结构因子第一峰出现异常的峰肩。通过用5%的Ag替换Cu,Au55Cu20Ag5Si20金属玻璃的空间连接性和原子堆积密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了玻璃形成能力,这与实验结果也是相吻合的。应用原位高压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Au55Cu25Si20金属玻璃在压力诱导下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持续加压到了36.8GPa。研究发现,Au55Cu25Si20金属玻璃的非晶态-非晶态相变发生在13.1到15.8 GPa之间,并且在降压的过程中该相变是可逆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揭示了在高压和低压下Au55Cu25Si20金属玻璃结构方面差异性,包括与压力相关的峰位、能量、体积、密度,以及偏配位数和巴德电荷等的差异。元素之间和原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是Au55Cu25Si20金属玻璃在压力诱导下发生非晶态-非晶态相变的主要根源。液液相变在金属液体中并不常见,然而在Au55Cu25Si20合金中,却发现了温度诱导的液液相变。从相变的热力学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得到了两种液态的“可逆的λ异常”的膨胀系数。实验方面的X射线衍射、热流、热容,以及理论计算得到的温度相关的Au,Cu,Si为中心的偏双体分布函数、偏配位数、巴德体积以及体系的总能量和体积在相转变前后的差异,这些都为液态Au55Cu25Si20合金的液液相变提供了证据。液态金属Ca在各种压力下的结构变化揭示了 Ca具有不同的相变行为,同时通过比较液态金属Ca与固态晶相的键角分布和键取向序,发现压力相关的液态金属Ca的结构演化在某种程度上与固态晶体Ca是类似的。同时通过研究液态金属Al在不同压力下的结构来探究原子结构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类晶相首先演变为亚稳态的体心立方(bcc)结构,然后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fcc/hcp),这与Desgranges等人提出的晶化机制不同。在快慢两个不同冷速下得到的随温度变化的密度函数同样与Desgranges等人提出的晶化多形态选择是不同的。同时,液态Al的晶化与键取向序函数直接相关,而不是与密度函数相关。本文还研究了 Ca72.7A127.3玻璃形成液体的结构、动力学、压力诱导的结构演变机制。在压力下,熔融的Ca72.7A127.3合金具有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液液相变,与固态Ca72.7A127.3金属玻中观察到的非晶态-非晶态相转变类似。A1在液态的Ca72.7A127.3玻璃形成液体中出现了聚集,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在冷却过程中出现。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认识养分和农药等土壤溶质的环境行为,数值模型常用来模拟土壤溶质的迁移转化过程。溶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本质上是一个确定性过程,但由于观测数据的稀缺性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空间非均质性,迁移转化过程必然存在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状况,迁移转化模拟不仅需要识别正确的模型形式,即处理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也需要确定模型参数,即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如何从包含有测量误差的观测数据中提取有
压缩感知技术使得以低于奈奎斯特准则的速率对宽带稀疏信号采样成为可能,从而减轻了信号在采集、存储、传输过程中带来的压力。又由于光子学技术具有带宽大、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应运而生的光子辅助压缩感知技术在信号处理中是一项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在对现有光子辅助压缩感知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多种新型光子辅助压缩感知(为简明起见,下文中均称为“光子压缩感知”)方案。首先
我们研究格点量子色动力学中真空中空间拓朴性质,包括拓扑荷及其密度的计算和成团结构等。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格点作用量去研究,并研究了零温以及有限温度的情况,研究格点系综是集中在淬火(quenched)的规范组态系综。其中主要的工作是用多点探针近似法去计算用overlap作用量定义的拓扑荷密度,并研究其零温组态的淬火真空中的拓扑荷密度的长程结构,结果和用点源计算的结果匹配,还从拓扑密度的关联函数中提取计
本论文给出一般规范场论中准确到二阶的重整化群方程(RGE)的系统分析。第一章给出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并简要总结了重整化群方程的历史和当前研究状况。第二章简单介绍规范场理论及其可重整性。规范场的幂次计数预示其可重整性。而有效作用量提供了一个证明重整化后规范场理论的对称性的方法。利用BRST对称性,Zinn-Justin方程以及有效作用量,我们可以看到规范不变的抵消项就足以消除发散。因此,规范场理论是可以
学位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正负电子湮没谱学是研究材料纳米尺度微观缺陷的重要工具。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正电子湮没符合多普勒展宽谱、正电子湮没光子角关联谱、正电子湮没寿命-动量关联谱、慢正电子束流技术等,其中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根据数据采集方式的区别,一般有传统(常规)寿命谱仪和数字化寿命谱仪两种类型。本论文基于常规寿命谱仪的核电子学插件,以及通用多路模数转换采集卡
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粒子运动模拟方法(SPMVIF)的几何分析框架、应用水平集方法(Level Set)对参数Snakes模型做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分析以及EDEK图像分割算法的讨论和分割效果的评价。我们运用一些数学技巧和工程思想对SPMVIF、Snakes等模型展开了理论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最后讨论图像建模的要素以及EDEK分割算法的实现和评价。 梯度方向二阶导数过零原理
交通路口异常事件是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且交通路口作为公共出行集中度较高位段,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影响范围广。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使得北京迅速成为排名世界前20位的超大型城市。但是,同样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机动车量的迅速增加,城市交通环境急剧恶化,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常态,据统计60%-70%交通拥堵受到交通事故的影响。本课题研究为交通路口异常事件检测和识别提供了研究
细胞的膜结构分隔了细胞内外以及胞内各亚结构之间的不同组分与空间,同时也参与了细胞与外界的连接以及物质在这些亚结构之间的有序运输及浓度梯度。细胞膜的动态性常常与细胞骨架动态性和脂膜成分的代谢密切相关。这些过程是在蛋白质的严格调控下进行的。细胞迁移是细胞膜动态性非常活跃的过程,在生物体的发育和愈伤过程乃至癌症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迁移活动中,囊泡运输、微丝骨架的重排和连接复合物结构的组装等多种
颗石藻是分布最广、数量最丰富的钙质海洋浮游植物,在全球海洋生物泵和碳酸盐反向泵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颗石粒钙化,及其对有机碳的压载作用,颗石藻对全球海洋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颗石藻生产力贡献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的5-40%,而对于碳酸盐泵的贡献则可超过50%,在旺发时期甚至能超过了 80%。颗石藻群落组成及生产力对海洋环境变化有着强烈的响应,加之能够较好的保存于沉积物中,因此沉积物颗石粒常作为海洋微
通过基因组规模的遗传学筛选,我们鉴定出了120个对钙离子敏感的酿酒酵母基因缺失株。这些基因的功能与细胞代谢、蛋白质分选、离子稳态、转录、细胞内运输、细胞周期和高渗胁迫应答等方面相关。其中7个基因编码ESCRT-I,-II,和-III蛋白复合物的成分,这些复合物的功能是形成能够分选蛋白质到液泡或溶酶体的多泡复合体(MVB)。在胞外钙离子胁迫条件下,这些ESCRT缺失株的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并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