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画的欣赏接受与教育思想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世纪中国画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以绘画的欣赏及相关的美育和接受为主要研究内容。20世纪是中西文化大碰撞的特殊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受到了西方绘画因素的影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众多艺术中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要研究这一时期的绘画,就不可避免要提及当时的文化时代背景以及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艺术理论,同时把相关研究不太重视的欣赏作为方向,这是与当今人类的审美水平和最终目的相适应的,意在为中国画的研究和学习做些许贡献。文章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20世纪中国画欣赏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研究。20世纪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相互碰撞交融的特殊时期,各个领域里都存在着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本部分的内容就是围绕20世纪特殊环境下,对众多艺术家有关中国传统绘画欣赏的观点进行搜集和整理,齐白石、黄宾虹等是20世纪中国绘画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和见解是对前人的深入和完善,对于后来中国绘画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第二,20世纪中国画的欣赏与接受。在20世纪的特殊环境之下,中国画在经受着各种新的文化因素的挑战考验。欣赏是中国画欣赏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欣赏和接受过程不是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终结和完成过程,而是决定艺术创作和作品的价值真正实现自身任务完成的开始阶段,第三,中国画教育与美育思想的研究。艺术的创作、欣赏、接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使人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和提高,即接受美的教育的过程。中国画的欣赏与接受的过程,也就是其发挥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教育作用的过程,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教育意义通过艺术欣赏和接受来实现的,因此,中国画的欣赏,接受,教育思想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在此研究的欣赏不仅是指直觉上的欣赏和鉴赏,更多的是广义上的由外到内的思想上的接受的过程,以及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的教育和升华。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与日俱增,石油及化工类产品的存储量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国内外的油罐油气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定量分析评估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产生的后
<正>一、实施背景近年来,随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力度的加大,其他行业服务工作的提升,社会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供电企业电网建设力度的加大,直
众所周知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学质量就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同时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德育是学校教育
<正>邮政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职工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
“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几乎可以囊括康德哲学的全部要旨:认识论与道德哲学。然而,如果把康德哲学视为一个整体,要对其道德哲学进行准确的解读就必须了解他所阐述
通过对深圳经济特区四种类型的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可为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培训教育提供一种发展思路。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社团成为新的着力点,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以及研究高校共青团
本篇论文从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惠特曼《草叶集》的蒙译本。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附录等四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写了选题理由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状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向量引入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向量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我们在向量教学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与水景关联的诗篇,描写了丰富多样的水形水势,展示了古代先民逐水而居,依水而生的生产生活场景,寄托了古代先民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