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点视频虚拟视点图像质量评价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视点视频可以使用户自由选择观看的视点和方向,从而享受更加真实的3D图像。正是基于这种交互性与立体感的特点,自由视点视频在三维立体电视、远程教育、远程监视、虚拟现实系统等各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随着自由视点技术的日益成熟,需要建立多视点视频系统的性能评价体系,虚拟视点图像质量的评价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虚拟视点图像质量判别的特殊性在于虚拟视点图像一般都没有参考图像,属于无参考图像质量判别范畴,至今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在借鉴一般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视点图像降质类型和因素,提出了光线空间域的自由视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和基于图像功率谱的自由视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基于光线空间的自由视点重现是一种重要的图像绘制技术,本文根据无参考质量评价的特点和图像边缘梯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光线空间的虚拟视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光线空间归一化梯度直方图和边缘方向高频能量的统计分析,得到插值光线空间及虚拟视点的质量评价。根据高频能量可以反映数据变化的剧烈程度和梯度直方图可以反映图像像素方向分布的原理,提出了基于边缘能量的边缘特征表示方法和基于梯度直方图的边缘特征表示方法。最后用边缘梯度方向的平均能量、插值所得光线空间和理想光线空间归一化梯度直方图间的欧式距离分别评价插值所得光线空间及其视点图像的质量,获得了与PSNR评价相一致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光线空间边缘像素的方向一致性可以作为评价该光线空间质量的参数,本方法可以用于基于光线空间表示的自由视点视频系统中虚拟视点质量的定性评价。 从功率谱估计的角度,提出一种根据降质图像将破坏图像功率谱不变性理论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根据虚拟视点绘制过程中各种降质因素对图像影响的主要表现为模糊和褶皱的实验分析,讨论了模糊和皱褶在其功率谱域的不同表现,用虚拟视点一维功率谱曲线与真实视点一维功率谱曲线平均差值作为衡量虚拟视点模糊度的指标,用有褶皱现象的虚拟视点一维功率谱曲线的峰值与该曲线经中值滤波后在原峰值点处的值之差作为衡量虚拟视点褶皱视觉效应敏感度的指标,对虚拟视点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在没有原始参数的情况下,取得了与主观评价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目前,基于GPON的光纤到户(FTTH)解决方案成为各国主流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随着GPON FTTH方案的规模商用,如何在此类网络中实现OAM机制成为电信运营商需要解决的关键
前向纠错(FEC)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光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信号中加入少量的冗余信息来发现并纠正误码,降低接收端的光信噪比(OSNR)容限。光传输系统设计中可采用FEC技术来
超宽带无线通信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兴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冲激无线电技术的超宽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处理增益高、功耗小、时间分辨率好等优
期刊
近年来随着密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属性基加密(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ABE)机制逐渐成为了公钥密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属性基加密机制以属性为公钥,将密文和用户私钥与属性关联
从我国开始发展移动通信那天起,直放站就一直活跃在通信舞台上。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区和盲区,而对一些偏远地区和用户数不多的盲区,要架设模拟或数字基站
多年以来以太网已成为局域网事实上的标准,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发展,以太网逐步向城域网和广域网延伸。电信以太网已经成为下一代城域网和广域网最有价值的技术之一,然而在城域网和
自90年代以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系统已经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模式。模拟广播电视体制在世界上己经实用了几十年,模拟电视机十分普及。在系统传输过程中,如果能保证几个
而现在随着通信的发展,7号信令的业务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移动信令网上,原有的64Kbps信令链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业务量增长的需求,人们需要更高的通信以及更加廉价的通信。IP通信
近年来,光纤通信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神经系统。为了确保向光纤信道提供可靠、高性能的光接口,支持日趋复杂的通信链路管理,人们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了性能监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