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怀顺地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长期开采形成了巨大的降落漏斗,利用南水北调水对其进行回补是北京市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决策。南水回补水位回升过程中,保证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开展污染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对保障地下水回补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表污染源释放的污染物由地表环境经历包气带和地下水含水层最终到达水源地这一过程,构建了地表污染源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体系。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地表污染源荷载量化、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折减量化、到达地下水面的污染源危害性,以及污染物在含水层水平向风险结合的地表污染源筛选方法体系。该体系首先考虑地表污染源荷载,刻画了包气带岩性介质对污染物的折减反应,基于地表污染源荷载和污染物在包气带、含水层中的运移两方面影响因素,并且以地下水中污染物量值和属性耦合作为危害性,污染物在含水层终到达水源地的时间作为水平向的风险,使得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地表污染源识别方法体系更加科学。(2)地表污染物荷载量化分级表明,单位面积总排放量耦合最高荷载区中以地表排污河、工业饮料行业、垃圾填埋场污染源为主,工业企业污染源类型个数所占比重最高。回补前后污染源危害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源的危害性排序有变化,且相同污染源的危害性值都增加,说明回补后随着水位的回升,地表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危害性增强。其中北部污染物水平向到达水源地的时间整体比南部长。(3)针对回补前后地下水综合污染风险评价反推的风险源识别结果显示,水源地北部水平方向风险要小于南部风险,水源地西部方向风险要大于东部风险。风险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怀河和潮白河排污河、面状的农业、城镇农村居民区、零散的点状垃圾填埋场、以饮料食品、印刷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养殖场等,其中地表排污河和工业企业、垃圾填埋场为重点防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