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是支持中国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是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了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3年关注“三农”问题,引导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商业银行达1262家,占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32.5%,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7.74%;全国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近25万亿元,占农村金融机构的74.46%,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0.07%。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为指导,根据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巴塞尔协议Ⅲ和贷款五级分类等政策要求,分析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现状。认为A农村商业银行具有网点多、地缘熟和产品针对性强的优势,抓住了国家对“三农”工作支持、A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战略机遇。但是,在信贷风险控制的过程中,A农商行未能识别差异化战略带来的风险,存在信贷人员素质不高,信贷风险评估主观性过强,重贷轻管等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内部审计也尚待健全问题。因此,A农商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落实岗位职责,加强贷后管理,实现贷款减值准备模型的平稳过渡,以改善内部控制;引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积极应对资本和流动性指标监管;落实农业保险制度,开展存款保险,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入先进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积极化解信贷风险。本文对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进行了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A农商行信贷风险控制水平,为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提供有效借鉴,助推县域经济和“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