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意在研究媒介环境下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重构。在论文的第一章中,论述了媒介环境的特点以及对学校德育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第二章,主要研究学校内部德育环境的四种建构方式,即生活共同体的创设、趣味性德育课堂氛围营造、丰富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自我学习中心的环境支持。第三章,重点探讨媒介环境下学校德育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德育发展的三个方面(提高以认知为起点的道德智慧,培养以同情为基础的伦理精神,发展以交往为载体的道德能力)。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交往能力,提出了三个人际交往模型(同心圆发展模型、双圆交互模型和方圆同构模型)。第五章探讨媒介环境下道德的发展趋向,论述了媒介传播、公共领域和公民道德的关系以及对理想道德的进一步思考(在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之间寻找道德的合理尺度,在道德的社会规范和人的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在道德理性和情感之间找好契合点)。本文的主旨,是探讨媒介环境下学校德育的重构,强调要为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推供具体的指引,如道德智慧的增强、道德情感的丰富性以及道德交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