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以C市农村公路建设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公路始终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角度来讲,农村公路建设具有最重要的标本作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事关当前,影响长远。根据一般观点,我们可以把农村公共物品分为硬物品和软物品。硬物品指的是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软物品指的是养老、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当前,农村公共物品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硬物品的供给从以道路为主转向为各种基础设施并重;二是软物品的供给正在逐步取代硬物品的主导地位。但是,公路建设作为过去十多年农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供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道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我们在以后得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中应该注意和完善的。   本文以近十年来的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为背景,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以湖南省C市为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对今后农村公路建设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在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给予了界定,提出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方法,并且分析了农村公路对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典型意义。第二部分以C市为例,对农村公路的供给主体、决策过程、筹资模式以及配套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提出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根据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明晰供给主体、完善决策与规划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建立长效配套机制以及如何发挥农民作用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无论是在完善相关立法,还是在行政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客观地说,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公法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是实现
近年来,私人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例逐渐增多,然而,不管是从案件的数量,还是从效果来看,私人的反垄断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反垄断都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除了源于彼此的制度差别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之农村金融机构。自建国至今,经历了数次改革,始终是担任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旗手,但是其监管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围绕农村中小金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