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压瓦斯运移通道裂隙演化规律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并且我国对于煤炭的生产以及消费都位居世界首列。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往的瓦斯抽采效果不理想,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的回采。本文以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为研究目标,从理论推导分析、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工业性试验分析等方面,研究多因素条件下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演化规律,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现场,初步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自主研发改进的全自动变倾角二维物理模拟试验平台,选取三个试验水平(采高、倾角以及推进速度)为实验变量,开展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瓦斯运移通道演化规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采高,“三带”高度呈现增大趋势,裂隙带占比由48%升至60%。“三带”高度随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推进速度的加快而降低。(2)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离层量为三阶段呈“驼峰状”变化,选用离层量作为瓦斯运移通道的边界的判定条件。并对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底板应力、贯通度和下沉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的参数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瓦斯运移通道的理论数学模型。(3)通过计算不同条件下的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维数,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裂隙网络发育的分形特征,探讨了瓦斯运移通道发育的完整性,结果表明采高为6m时的瓦斯运移通道分形维数为4m时的1.07倍,2m时的1.23倍,呈升维趋势。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维数随着推进速度的加快呈下降趋势。并且煤层倾角越大,瓦斯运移通道分形维数大小为1.68<1.69<1.71,呈现递增的趋势。(4)基于302工作面的实际开采条件并且结合瓦斯运移通道试验模拟结果分析,针对该工作面实施立体瓦斯抽采系统的布置,并且在回采期间的微震监测进一步对抽采方式的布置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监测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分析工作面立体抽采瓦斯的治理效果,验证了立体瓦斯抽采系统的对于高瓦斯工作面卸压瓦斯精准抽采的合理性。有效的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等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的回采,从而也对矿井安全有序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揭示出多因素条件下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瓦斯运移通道及储集区受综合因素条件(采高、推进速度、煤层倾角)影响的数学控制模型,优化瓦斯抽采系统的布置参数,为进一步开展瓦斯精准抽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完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捆绑连接结构作为捆绑火箭芯级和助推器之间的关键传力部件,其力学特性影响火箭的动力学行为,进而影响火箭发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捆绑连接结构固有的间隙、摩擦、接触、预紧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日益壮大,在带给人们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道路安全和交通拥堵问题。智能交通的出现及发展,有效地帮助人们缓解了这一系列问题。其中,车辆的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是一种智能材料驱动器,相比传统的液压式、气动式、电机式驱动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然而迟滞非线性的存在使超磁致伸缩驱动
瓦斯抽采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抽采时间的延长,瓦斯抽采钻孔孔周煤岩的蠕变时刻都在威胁着钻孔稳定性以及煤层安全开采,同时,在井下工作面钻孔的过程中,通常会
金坪子滑坡Ⅱ区的阿摆-熊家井滑坡属于长期蠕滑变形明显的蠕滑滑坡,该滑坡位于金沙江右岸,上距乌东德水电站坝址约2.5km,滑坡变形失稳模式主要表现为“松脱牵引式”蠕滑变形
恶性肿瘤是危害当今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往往聚焦于干预包括有丝分裂、DNA合成及修复在内的细胞增殖过程,特异性较差,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细胞,导致其毒副作用非常大。21世纪以来关于信号分子以及机制的研究纷涌而至,渐渐形成一个有序且复杂的网络,研究者们从中发现了许多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信号分子与通路,越来越多的针对这些通路的药物应运而生。本论文正是以两种关键肿瘤信号通
低噪声品质是现代装备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装备舱室内敷设吸声材料是解决装备高噪声的重要途径。传统吸声材料,如多孔和穿孔板吸声材料,若要实现对低频噪声的高效吸收,往往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货运需求也随之增加,水运作为一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其所具备的优势尤其受国际运输的青睐,并且我国拥有丰富的河海资源,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面对发展,船公司需要提高货运服务效率以保证较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能够高效地将货物运送至目的地是服务质量考核的标准之一,运用路径规划可以提高航行效率,为船舶航行提供参考。近年来,我国海上工程也越来越多,海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而金属切削是零件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切槽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切削工艺,被大量应用于各类零件的加工中
随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声发射技术由于其主动性、几何形状不敏感性、即时性和特征性等优点成为复合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