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天然抗菌肽的分离纯化、抑菌活性与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411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叶的医疗保健作用早已为中国人所认识,对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为了研究开发竹叶中新型天然抗菌肽,对竹叶中的活性多肽、蛋白,利用溶剂浸提、梯度盐析沉降、透析除盐后得到竹叶多肽蛋白粗提物,再经过分子筛、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技术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以获得完全纯化的竹叶抗菌肽。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鉴定所得活性多肽的分子量和纯度,以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来分析该竹叶天然抗菌肽的抑菌、防腐作用以及其稳定性等生理活性和功能,抑菌机理也得到初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竹叶抗菌肽,该竹叶抗菌肽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蜡状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对抗菌肽抑菌机理的研究,初步认定竹叶抗菌肽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以上研究,为竹叶中新型、天然安全的抗菌肽的开发应用和深入探索,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基础与技术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首先,用PBS缓冲液对竹叶粉进行浸提,再分别进行30%、60%、80%三级饱和硫酸铵盐析梯度沉降,沉淀物经截留分子量3000Da的透析袋透析后浓缩得到竹叶蛋白多肽粗提物。利用纸片法对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并用SDS-PAGE电泳法确定其分子量范围。结果表明:竹叶多肽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尤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并且60%和8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下得出的提取物抑菌活性明显强于30%饱和度。其次,分别采用凝胶层析法和离子交换色谱层析法对竹叶蛋白肽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分离得到纯化的竹叶抗菌肽产物,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纯化物为两个条带,测得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99776Da和45604Da。根据以上结果分析,竹叶中的天然抗菌肽可能是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混合物,也可能是同种蛋白肽的二聚体形式,具体分子结构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再次,对纯化的竹叶天然蛋白肽进行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有机溶剂稳定性和酶稳定性等性能研究,最终得出从竹叶中提取出的天然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尤其对细菌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在较低的浓度下就能对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酵母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该抗菌肽在pH 3.0-11.0之间都很稳定;在120℃加热10min仍然稳定存在;对不同的酶和有机溶剂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最后,采用BAPNA法,初步探索了该竹叶天然抗菌肽的抑菌机理,该竹叶天然抗菌肽被证实具有抗胰蛋白酶活性,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初步阐明了其抑菌抗菌机理,为更深层次探索其抑菌机理、结构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正>今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并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可理解输入信息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语言输入理论在大学英语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三种多媒体
<正> 一、对英国宪法灵活性的认识英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不成文宪法国家。近代宪法起源于英国。但在其他国家纷纷走上制定成文宪法的道路以后,英国依然保持几百年前确立
探讨了线性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LTQ-FT)的数据采集模式对蛋白质组鉴定结果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针对不同复杂程度样本的最佳采集模式。对于α-乳清蛋白4种标准蛋
从池塘底泥分离到11株菌,3株菌产碱性蛋白酶菌,经鉴定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的FJ-01-R为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株固体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发酵终止时间48h,温度32℃,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发光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材料学以及物理光学领域。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从而实现生物大分子或者是生物体内无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是业主方投资收益得以实现的保障。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而且关系到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
钢箱梁采用了高强度材料,因此构件强度高,重量轻,整体性能好,外形大方美观,运输安装方便快捷,行车平稳舒适,能很好地适应往复荷载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港口工程。近几十年来
由于异氰酸酯基团与水份的高反应活性严重制约了聚氨酯复合材料工艺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主要选用短切纤维、长纤维、连续毡等浸胶时间短的增强材料,但是采用连续纤维织物作为增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方面,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基于人体位姿跟踪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