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等情况,以指导临床医生对不同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蚌医一附院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辅助检查、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情况,并分析其预后。所有病例信息来源于我院病案室、病理科及彩超室。结果:共有7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年龄中位数为44岁(范围18~85岁),平均年龄45.21±16.19岁。大多数的患者(84.7%)表现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I期,其余为FIGO分期II/III期(II期4.2%,III期11.1%)。这些患者中,浆液性肿瘤占58.3%,粘液性为37.5%,其余为子宫内膜样和混合型。其中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发生于54.2%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者占44.4%,根治性手术者为55.6%(40/72),有3例患者行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归为根治性手术。Ⅰ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根治性手术者(P<0.05)。肿瘤剥除比患侧附件切除者更容易复发。所有患者有6.9%行辅助化疗。术后随访10~55月,仅1例出现肿瘤相关性死亡,11.1%出现复发。复发后部分行手术治疗,其中有1例局部癌变。结论:BOT预后良好,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育龄期有生殖意愿的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Ⅰ期者建议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对于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应行长期密切随访。无生育要求者建议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对BOT的作用不大,不建议行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