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分析自提出以来便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纵观话语分析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不难发现批评话语分析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解构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是语篇中所体现出来的权势的不平等,即语言与权力意识的关系。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话语都隐含着不平等的话语关系。针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Martin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Martin认为,语言分析的对象不应该只是一些含有不平等的“坏新闻”,也应该包括那些主张和平的“好新闻”。积极话语分析并非要彻底推翻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根基和分析方法,而是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希望通过话语分析提倡和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基于此,本文将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以China Daily(2008-2012)评论版中10篇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工”新闻报道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文章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论述:各评价资源在“农民工”新闻报道中的分布规律如何;各评价资源在“农民工”新闻报道中对促进“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上有何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新闻报道中态度子系统主要通过判断和鉴赏子系统表达,情感子系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看,情感资源尤其是消极情感资源以及部分鉴赏资源的使用能通过移情达到联盟读者的效果;判断资源尤其是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积极判断有利于增强民众解决问题的信心。(2)介入子系统中,情态资源的使用远超过投射和让步两种资源。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看,投射资源以及部分情态词的使用能扩展对话空间,增加和解农民工问题的可能性;而道义情态词的使用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3)级差子系统中,作者偏爱使用语势资源,且强度子系统所占比例远超过数量子系统。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看,语势资源一方面能凸显情感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能凸显急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迫切性。本文基于评价理论从积极话语分析视角对“农民工”新闻报道语篇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扩展和完善积极话语分析这一新视角,又有利于引导人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农民工”问题,引发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