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仓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硐群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转入深部,由于高地温、高地压、高岩溶水压影响,深部岩体的组织结构、基本特征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出现了大批很难控制的巷道围岩,其中包含埋藏于深部的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松软破碎的巷道,受强烈采动压力影响的巷硐群以及特大断面巷硐等。巷道往往需要多次维修与翻修,其安全得不到保证,灾变事故多发,给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鉴于此,对处于深部的高应力软岩巷硐群围岩的支护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断面巷硐群作为永久工程,其支护质量历来是开拓工程的难点,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软岩大断面巷硐群围岩控制机理与稳定支护技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林南仓矿-850水平回风斜井和皮带斜井间的高应力软岩巷硐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所处的高应力环境、特殊的岩性条件、围岩体层状构造以及硐室群空间位置结构等多个角度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通过采用微观分析、物理力学实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850水平高应力软岩巷硐群典型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剪涨效应的SALENCON公式确定了饱水和无水条件下5类巷道的塑性区厚度,提出了超大断面巷道错开布置、小断面交叉过渡等降低临近扰动的优化方法;采用ANSYS和FLAC3D两种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复杂巷硐群的稳定性评估,构建了-850斜井区域的4类复杂交叉巷硐群模型,创新了马蹄形浅拱底梁支架、锚杆固棚方式、双层棚子壁后充填、双层布筋全断面浇筑等软岩治理技术,形成了“优化+改善+反馈”的变形控制技术。  通过开展支护技术分段设计和支护参数的全面优化,确保了在施工安全前提下,实现支护投入经济合理、施工循环安全有序、巷硐断面稳定保持的技术要求;为深部区域的软岩巷道及硐室群施工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为后续巷硐群间距、层位及支护参数设计提供指导,为具有同类地质条件的软岩巷硐群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当身体上的疾病终将以痊愈方式终结,心灵上的伤,是否也能随着时间而消散?rn1月25口,武汉封城第三天,“希望24热线”开通了“防疫专线”.从那天起,这条成立于上海的24小时心理
期刊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优质煤逐渐减少,重介质选煤以其分选精度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选煤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粉煤(煤泥)对重介分选有着不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网的重要枢纽点,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源.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有重要作用.开展平面交叉口特别是占城市交叉口主体的信号
一鲸落,万物生.rn这是一份来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个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亚.60名科考队员带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钢铁板带材的质量需求不断提高。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高质量的板带材不可或缺。对于板带
在第一章中,作者在对现有人员疏散一些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该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建立合理的,考虑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的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
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人心中带来一场“地震”,这场波及全国的心理“地震”,“震中”也在武汉.rn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牵头一项样本量达76530人的调查研究,凋查时间为疫情最为
期刊
本文深入研究了煤层的埋深、强度和裂隙发育程度以及夹石层的层位、厚度和强度对综放面顶煤可放性的影响,运用数值与经验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对顶煤进行了可放性分类。采用岩层质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汽车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现阶段较为可行的传统汽车替代方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混合动力技术
近年来,工程中对于大激振力、高频微幅且小体积振动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有的振动器不能满足其要求,本文即设计了这样一种电液高频颤振发生器。   传统的电液振动器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