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口服递送体系对落新妇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大量存在的植物活性成分,有多种促进健康作用。然而,因为难溶、不稳定和渗透性差,黄酮的体内吸收效果很差。通过口服递送体系促进黄酮的体内吸收是目前营养学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发现,由于特殊的鼠李糖基,黄酮落新妇苷体内代谢非常独特,主要以本体的形式被吸收和输送,很少形成代谢物。因此,我们认为落新妇苷是一种很好的模式黄酮,用于比较不同口服递送体系的体内促吸收效果。本文以玉米醇溶蛋白、脱脂奶粉、环糊精为载体,构建三种不同口服递送体系,比较它们在大鼠体内对落新妇苷的促吸收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卵磷脂(lecithin,ZNP-L)、壳聚糖(chitosan,ZNP-CH)和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ZNP-SC)三种壳材料制备核壳型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以落新妇苷为模型黄酮,比较壳材料对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体内外影响。卵磷脂和干酪素钠的加入使其粒径有所增加,而壳聚糖的加入使其粒径明显增大。所有的壳材料都为纳米颗粒提供了良好的再分散性,显著提高了胶体稳定性。壳聚糖和干酪素钠显著延缓和降低了落新妇苷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而卵磷脂则表现出非常微弱的作用。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壳材料黏附性能的差异造成的。结果表明,通过ZNP-CH、ZNP-SC和ZNP-L的包裹处理,落新妇苷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18.2倍、9.3倍和1.89倍。(2)通过冷冻干燥(freeze dried,AST-SM-F)和喷雾干燥(spray dried,AST-SM-S)获得负载落新妇苷的脱脂奶粉微粒,比较两种微粒体外理化性质和体内的促吸收效果。AST-SM-S和AST-SM-F具有相近的包封率和固载率(88%和0.99%),平均粒径分别为9.98μm和16.61μm。理化表征(XRD、DSC、FTIR、SEM)表明,落新妇苷在两种微粒中都失去了晶体结构,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两种微粒均显著提高了落新妇苷的溶解度和被动扩散速率。与AST-SM-F相比,AST-SM-S在人工肠液(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SIF)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两种微粒均表现出较强的肠道粘附作用,落新妇苷在大鼠粪便中的排泄减慢和减少。大鼠口服后,AST-SM-S组和AST-SM-F组落新妇苷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了2.97倍和2.56倍。(3)采用研磨法制备落新妇苷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AST-βCD)、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AST-M-βCD)、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AST-2-H-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ulfobutyl-β-cyclodextrin,AST-S-βCD)的包结物。研究了四种包结物中落新妇苷的稳定性、溶解性及在大鼠体内的促吸收效果。四种包结物的包结率均在90%以上,理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落新妇苷在包结物中是以非晶体形态存在的。相溶解度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表明AST-M-βCD的空腔尺寸最适合落新妇苷的进入,形成的包结物溶解度最好。四种包结物均提高了落新妇苷在工肠胃液中的稳定性和跨膜扩散速度,AST-M-βCD效果最显著。四种包结物中只有AST-βCD和AST-M-βCD减少了落新妇苷的粪便排泄。AST-βCD,AST-M-βCD,AST-2-H-βCD和AST-S-βCD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游离落新妇苷的1.33倍,1.47倍,0.91倍和0.71倍。
其他文献
花青素是一种类黄酮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在植物繁殖和抗逆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花青素因其呈色性能好、安全健康,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目前,花青素主要是从植物性原料中提取获得,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周期长,且易受到环境、气候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原料将成为花青素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植物细胞培养具有周期短、不受自然环境限制等突出优点,将成为花青素原料生产的
学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认知的普遍提升,对自然的向往、对自然元素的使用意识等也在不断增强,将自然景观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在日常使用的包装设计中成为一种趋势,自然景观中的艺术风格、配色设计、情境设计等作为装饰元素用于包装设计之中,既可以将现代包装设计的装饰元素向多元化发展,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期刊
氟喹诺酮是一类广谱杀菌类抗生素,因其抗菌活性强被广泛应用水产养殖中。但由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代谢不完全,会通过环境和食物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出对氟喹诺酮抗生素高效、绿色环保、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是必要的。本课题基于新型低共熔溶剂(DE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多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应用核酸适配体结合胶体金比色法快速检测氧氟沙星。(1)成功地建立了一
学位
目的 观察产科护理时开展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22年1—6月收治的待产妇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取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比较两组出院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及3个月内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96.0%(24/25)]、护理满意度[96.00%(24/25)]高于常规组[76.0
期刊
槲皮素(Quercetin)是最常见的膳食类黄酮之一,具有多种促健康活性。当前,全球肥胖症的患病率正在持续上升,肥胖与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显著正相关。过量摄入的卡路里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抑制脂肪酶、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等消化酶的活性可以减少热量摄入。本文在体外研究了槲皮素对三种消化酶的抑制作用,并在大鼠体内进一步验证了槲皮素降低糖脂吸收的作用。此外,槲皮素难溶且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针对
学位
期刊
牛至(Origanum vulgare)是一种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诱变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唇形科牛至属植物,含有挥发油、多酚和黄酮等多种次生代谢物。迷迭香酸(RosA)是一种天然酚酸类化合物,也是牛至中的标志性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细胞培养因具有周期短、稳定性高、目标物提取和纯化容易等优点,有望用于RosA的生产。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培育出了生长状态良好的牛至愈伤系,并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从中鉴
学位
香菇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健胃保肝、防治肿瘤、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喜欢。香菇柄约占香菇重量的30%,由于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导致食用品质不佳,常被当做废弃物处理。本文以黄豆、米粉、香菇柄等为原料生产香菇柄发酵酱,并对制曲工艺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探究香菇柄发酵酱的最优制曲工艺和发酵工艺,并对该法制的香菇柄发酵酱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利用该香菇柄发酵酱开发一种新型酱糕
学位
SO2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以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等形式添加于食品中,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作用。然而,已有研究证实,过量的SO2不仅能引起哮喘、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而且与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许多国家对食品中SO2的残留阈值限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所以,对于食品中SO2的检测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学位
栀子黄色素作为一种天然安全、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用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工业染料,国内外对其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前景广阔。但栀子黄色素传统制备工艺复杂,得率和色价均较低,其主要组成成分尚不明确,关于栀子黄色素生物活性系统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论文以栀子果实为研究对象,开展栀子黄色素的高效富集制备、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及稳态化等系统研究,为栀子黄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