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二维稀土材料REOBr磁性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器件集成度随摩尔定律快速增加,半导体器件尺寸也在不断缩小,量子效应及散热等问题难以克服,以电荷自由度为基础的传统电子学日渐艰难。自旋电子学通过结合电子自旋和电荷自由度,具有非易失性、数据处理速度快、能耗低和集成度高等优点,是未来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磁性半导体同时具备半导体的逻辑功能和磁性材料的存储功能,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单层材料与范德华异质结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是当前物理电子学的前沿领域。二维磁性材料是低维自旋电子学的基础,受到特别的关注。2017年,华盛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单层三碘化铬(CrI3)首次发现了二维伊辛铁磁序,激发了二维磁性材料的研究热潮。尽管如此,已有的二维磁性材料大多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稀土元素是传统永磁材料重要成分,也能构成了大量的层状化合物,由于常用的LDA/GGA方法处理稀土元素存在挑战,层状稀土材料目前研究不多。稀土元素具有较强的电子关联效应和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在低维条件下可能具有奇异的物理性质,值得深入探索。本文中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较大磁矩和可观磁各向异性能的二维单层稀土半导体REOBr(RE=Tb,Dy,Ho,Er,Tm)。我们使用PBE+U方法考虑电子关联效应,系统地研究REOBr单层结构、电子结构、磁矩和磁各向异性,并与已有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维REOBr中存在半金属态的亚稳态和半导体态的体系基态。我们通过细致的晶体结构和4f电子投影态密度分析证实,二种状态没有发生结构相变,可以通过二重简并x(x2-3y2)轨道态密度的占据位置来进行分辨。我们还通过声子谱计算,确定了单层REOBr的动力学稳定性。另外,还对比了两种单层REOBr(RE=Ce,Gd)的电子结构,单层CeOBr因为存在自由f电子还是会出现亚稳态现象,而单层GdOBr由于只有半满壳层的f电子而没有产生亚稳态。计算预测REOBr低能态的带隙大小在2.47-4.26eV之间且随稀土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我们发现单层REOBr的铁磁和反铁磁态能量接近简并且电子结构类似,并通过能带和投影态密度证明高度局域的f电子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单层REOBr的自旋和轨道磁矩高达6.018μB到2.872μB,且不依赖于磁构型。电子自旋磁矩符合稳态下自由稀土离子的排布情况,轨道磁矩随着稀土元素的序号增加而增加。我们还计算了方向依赖的磁各向异性能,并发现结果可以通过四阶非单轴各向异性公式拟合。计算表明REOBr单层具有丰富的磁各向异性特征包括易轴、易平面和易锥。单层DyOBr具有高达8meV/atom的磁各向异性能,单层TmOBr具有垂直平面的铁磁态。REOBr的磁各向异性行为可以基于四面体的晶体场和自旋轨道耦合相互竞争机制进行解释。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二位稀土磁性材料的磁性机理,并为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提供潜在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问题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学者关注。在设计控制器时,系统控制输入隐含在表达式中,与系统状态非线性耦合在一起的非仿射特性,以及未知参数、外部扰动和测量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增加系统的控制难度。针对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难题,论文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适应自耦PD(Auto Coupling PD,ACPD)控制方法研究跟踪控制问题。结合自抗扰控制方法的总和扰动定义、
极化是描述雷达回波信号的一维重要信息。现有工作表明根据目标散射特性进行极化优化设计相较于固定极化方式可以显著提高雷达性能。论文研究了目标散射矩阵估计和发射接收极
变频电机在高频方波脉冲电压下运行,将会加快绝缘老化,导致工作寿命减少,而耐电晕漆包线是变频电机绝缘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耐电晕性能是决定变频电机工作寿命的关键。研究耐电晕漆包线在高频方波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有助于分析漆包线的耐电晕性能,对评估变频电机的绝缘性能也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耐电晕漆包线发生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和高频电流信号,结合本课题组研发的耐电晕试验仪的高频方波脉冲电源
多通道(多基线/多频率)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测量技术是在此前的单基线InSAR技术理论上扩展出来的一种新生的合成孔径雷达地表测量技术,结合了合成孔径成像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获得地物的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提高了 InSAR对复杂地形的测绘精度,能够在全天时、全天候情况下获得大探测范围、高
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到来,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源电路已经实现了高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目标检测可以实现高效的端到端检测,与传统目标检测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得到有效改善。但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特征区分度小、目标的尺寸大小不一、某些目标视角特殊等问题严重影响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精度。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DC-SSD(Dilated Conv a
在现代基于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射频收发机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是可以在没有电缆的条件下完成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无线通信的质量。而锁相环是射频收发机中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用于收发机前端与后端电路参考时钟信号的产生。其提供的信号源的稳定性决定了变频后信号的质量,其性能决定了整个收发机的性能,频点的最小分辨率决定了信道的宽度,频点切换速度决定了收发机的反应速度。由于工作频率高,工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市政设施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安全高效运行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我国供水管网资产庞大,但其本身性质、环境因素、运行工况存在很大差异,部分管道服役时间长、老化现象严重导致管理水平低下,管线爆漏事故频发,漏损率居高不下。管道风险评价使供水企业能够了解管道健康状态及重要性,识别风险较高的管线,提高管网管理维护水平,保障管网安全高效运行。本文综合国内外管道风险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概率风险评价模型
呼吸频率是多种疾病的生理指标之一,尤其是急性疾病,因此呼吸频率监测十分重要。呼吸频率的异常变化是儿童肺炎病发的早期特征和症状之一,但是传统呼吸频率测量繁琐且不适感
电机动态扭矩一般使用扭矩传感器测量,但扭矩传感器应变片粘贴的角度容易发生改变,且长期使用容易变形,造成电机动态扭矩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无法对电机矩频特性进行长期稳定测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扭矩传感器行为模型测量矩频特性的方案,该方案以直流无刷电机为负载电机,通过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负载电机的电流、转速和扭矩之间的关系建立行为模型来测量扭矩,采用对负载电机输出的霍尔信号变化次数进行计数来测量转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