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收发机中小数分频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基于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射频收发机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是可以在没有电缆的条件下完成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无线通信的质量。而锁相环是射频收发机中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用于收发机前端与后端电路参考时钟信号的产生。其提供的信号源的稳定性决定了变频后信号的质量,其性能决定了整个收发机的性能,频点的最小分辨率决定了信道的宽度,频点切换速度决定了收发机的反应速度。由于工作频率高,工作模式复杂,在无线通信技术极度发达的当下,锁相环技术依旧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小数分频锁相环主要通过频繁切换分频器的分频比来实现小数分频,进而将引入小数杂散、量化噪声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锁相环各个模块的非理想因素并改进部分模块的性能,从而提高锁相环的相位噪声性能、减小功耗、降低锁相环的锁定时间等其他参考指标。同时采用基于MASH 1-1-1型的∑-Δ调制器将其输出信号的量化噪声推向高频,从而减小传统小数分频器引入的小数杂散等问题。基于此种设计思路,本课题在0.18μm CMOS工艺下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射频收发机中的小数分频锁相环电路。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分析了小数分频锁相环的实现原理与影响其性能的参数指标,给出了锁相环的线性模型与相位噪声模型,按设计规划的指标分模块完成设计与仿真。完成了一个输入频率为14MHz,频率分辨率为26.68Hz的小数分频锁相环。在设计过程中,PFD加入了复位延时信号EN,避免了鉴相的“死区效应”;设计了一款基于负反馈的动态匹配电荷泵电路,使其在较宽的输出电压范围仍然具有较低的电流失配率。在典型值PVT角下对其仿真,结果显示,当电源电压为1.8V时,电荷泵的输出电流为10μA,输出电压在0.2-1.5V范围内变化时,电流失配率最大仅为0.12%;在VCO的尾电流设计中,采用数控调谐电阻阵列替代传统MOS管尾电流。在幅度调谐机制的配合下,不仅实现了一款调谐范围为1.4GHz至2.1GHz、调谐比率为48.6%的低功耗、低噪声的VCO。并在相同功耗下与传统MOS尾电流型LC-VCO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字调谐电阻阵列的有效性。将其与所列参考文献相比,具有更好的相位噪声性能和性能指标。在典型值PVT角下,当载波频率为1.85GHz时,其相位噪声为-127.2 dBc/Hz@1 MHz,1.8V工作电压下消耗电流496μA。且FoM和FoMT分别为-193.06dBc/Hz和-206.7dBc/Hz。最后,基于MASH 1-1-1结构完成了 Σ-Δ小数分频器,将量化噪声推向高频,并利用系统中的环路滤波器将其噪声滤除,解决了传统小数分频器引入小数杂散等问题。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当VCO输出频率在1.75GHz,系统输出信号稳定时,其锁定时间是31μs,控制电压是673mV,回路输出相位噪声为-112dBc/MHz@1MHz。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芯片事业的迅速发展,芯片加密越来越受到高校和企业的关注。传统的加密方式是指将芯片指纹存储于ROM等非易失介质中,这些指纹很容易受到物理攻击,如版图反向分析技术、芯片探测技术等,对芯片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型的芯片指纹技术来代替传统芯片指纹技术。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作为一种新型的芯片指纹技术被提出,利用了芯片在生产过
在全向AGV牵引下的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方案直接决定停车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提升智能停车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基于全向移动AGV设计了一个自动停车车库模拟系统,并完成了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Zigbee星状结构完成网络搭建,建立了车位检测系统以及出入口管理系统,并通过设计的可视化上位机界面对平台进行车位监测,达到了泊位、AGV、客户相关联的目的。(2)在搭建出
本文针对菲涅尔透镜聚光器在太阳能泵浦激光器实验项目中的设计提出优化方案,这一方案在Matlab上仿真了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大口径圆形菲涅尔透镜,其尺寸为1000mm
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传输低功耗、远距离、抗干扰等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SX1278LoRa无线组网数据传输系统,并对LoRa无线组网数据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均衡性配置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研究。分析了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特点,对比了环境监测系统现有的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适用于环境监测的LoRa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由终端和网关组成,终端设备包含a、b两类终端,其中
近年来,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问题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学者关注。在设计控制器时,系统控制输入隐含在表达式中,与系统状态非线性耦合在一起的非仿射特性,以及未知参数、外部扰动和测量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增加系统的控制难度。针对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难题,论文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适应自耦PD(Auto Coupling PD,ACPD)控制方法研究跟踪控制问题。结合自抗扰控制方法的总和扰动定义、
极化是描述雷达回波信号的一维重要信息。现有工作表明根据目标散射特性进行极化优化设计相较于固定极化方式可以显著提高雷达性能。论文研究了目标散射矩阵估计和发射接收极
变频电机在高频方波脉冲电压下运行,将会加快绝缘老化,导致工作寿命减少,而耐电晕漆包线是变频电机绝缘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耐电晕性能是决定变频电机工作寿命的关键。研究耐电晕漆包线在高频方波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有助于分析漆包线的耐电晕性能,对评估变频电机的绝缘性能也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耐电晕漆包线发生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和高频电流信号,结合本课题组研发的耐电晕试验仪的高频方波脉冲电源
多通道(多基线/多频率)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测量技术是在此前的单基线InSAR技术理论上扩展出来的一种新生的合成孔径雷达地表测量技术,结合了合成孔径成像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获得地物的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提高了 InSAR对复杂地形的测绘精度,能够在全天时、全天候情况下获得大探测范围、高
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到来,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源电路已经实现了高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目标检测可以实现高效的端到端检测,与传统目标检测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得到有效改善。但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特征区分度小、目标的尺寸大小不一、某些目标视角特殊等问题严重影响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精度。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DC-SSD(Dilated Conv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