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的消耗,过渡的资源消耗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全球对资源竞争的不断加剧,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问题,也开始从局部性的问题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对由此而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克服不断消耗的资源和持续恶化的环境对人类所造成的威胁,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已经成为人类急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实现环境的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两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遵循完备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兼顾社会和谐,创新发展等方面内容。本研究以株洲职教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从株洲职教科技园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调查法以及辩证分析与系统分析等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主要围绕株洲职教科技园的“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主要问题展开,提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思路和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完整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各指标的具体目标值,并就指标体系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明确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的园区整体规划的区域、面积、各组成部分及其相应功能的基础上,对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对“两型”社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内涵进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向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征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理清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和建设要求的规定下,对园区“两型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进而对各类要素的子要素进行了确定。在通过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优化,使其达到最优的基础上,实现了园区“两型”社会建设指标系统整体的最优组合。(2)以“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方向的分析及“两型社会”构成要素框架为基础,科学地构建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主要涉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3个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基本方面、12个分项和49个指标项。指标体系符合职教科技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要求,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3)针对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建设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一是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厉行节约各种资源,大力并且持续地开展节能减排;二是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提升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友好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及相关产业,尤其是合理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加强两型社会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4)本研究的对相关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对策的制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