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作为泰加林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形式,对其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和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与维持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这一假设,本研究以著名的新疆喀纳斯泰加林原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森林自然火干扰发生的历史时间与干扰烈度、森林群落的结构与树种多样性和森林景观视觉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以森林群落树种多样性为物质载体的喀纳斯森林景观在自然火干扰驱动下的美学质量表现形式和动态变化,解析了泰加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与树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的自然生长状态下,当森林长期未受自然火干扰作用时,森林群落树种组成相对简单,且表征其树种季相结构的阔叶针叶树种比和组成结构的树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极显著低于受自然火干扰林分。与此同时,树种的阔叶针叶树种比和丰富度、多样性均对发生的历史自然火干扰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效应,但对历史自然火干扰烈度的反映不甚敏感。受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自然火干扰作用后,森林群落现有的阔叶针叶树种比和树种丰富度均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自然火干扰通过塑造喀纳斯森林景观的树种丰富度,进而对以景观美学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具体表现和动态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虽然喀纳斯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并且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对其景观美学质量更为关键的是自然火干扰通过对中小尺度上树种阔叶针叶树种比和树种丰富度的影响,致使阔叶针叶树种比大、树种种类丰富、林相相对整齐的森林景观更为人们所欣赏。随着火后时间长度的增加,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表现出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就其森林景观当前所表现的视觉质量而言,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距今较近的森林景观具有相对较高美学价值,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距今较远的森林景观具有相对较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