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养生的灵魂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讲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以保持事物常态。古人的中庸之道用于养生,就是平衡养生法。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其灵魂就是平衡论。平衡乃宇宙正常运行的自然法则。天地生态平衡,万物正常生存;人体内脏平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平衡环境下长出的细胞是健壮的,能够取代病态、衰老的细胞,从而维持生命的健康,并延缓衰老。
  人体内各种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功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同时保持着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机体内任何一种功能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都将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氧失衡可导致缺氧或氧中毒;水电代谢失衡可导致各种水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将发生酸、碱中毒;营养失衡可造成营养不良或肥胖症;血压紊乱可引发高血压或低血压病;内分泌失调可导致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可以这么说,正常的生命活动建立在一系列体内各种功能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这对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
  
  阴阳平衡百岁可期
  
  阴阳是宇宙间各种现象的相对属性的代称,阴阳平衡,则万物运行平衡;阴阳失衡,则会使整个系统呈现异常状态。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总结了阴阳的以下关系:
  阴阳相依: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阴阳相生:阴生于阳,阳生于阴。
  阴阳相克:阴盛阳衰,阳盛阴衰。
  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转化:阴尽阳生,阳尽阴生。
  《黄帝内经》指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发于阴阳……度百岁乃去”。故养生的根本,就在于不断调整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状态,使之达到相对的平衡,则人体健康就有了保障。
  
  动静平衡形神兼养
  
  运动还是静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美国密歇根医学院做了一项历时14年的跟踪调查:科学家调查了2000个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并对他们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保持运动可以使人的死亡概率降低38%。而结果也显示:运动不必大量,但要有规律。
  从表面看“运动”与“静养”是相互对立的,但其实质是:“动”与“静”既对立又统一。动与静是相对的,“静”是一种难以感知的、隐蔽的和特殊的运动形态。运动时人体主要做“机械功”,直接锻炼人体功能,增强身体素质;静养时人体主要做“生理功”,培养精气神,为人体贮备能量,增强活力。“运动”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增强人体的重要负荷能力;而“静养”则可通过意念促进和加强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使人能够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古人云:“动而不妄动,亦静也。”人们如果采用运动与静养相结合的方法健身,必将收到更佳的效果。
  对老年人来说,静比动更重要,但亦不可过静,一定要静动结合,一方面要防止体能消耗过多,另一方面也要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营养平衡认清体质
  
  营养平衡要求做到食物多样化,食物的比例合理。
  人体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营养,一种营养品再好,也不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一种营养素再重要,它也不能代替其他营养素的作用。真正的“好营养”在于平衡。
  平衡的营养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平衡的营养则可能引起疾病。而营养是否平衡,又是根据在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等营养元素是否全面来衡量的。
  要平衡营养,首先要认清自身体质,“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样就能使人体体质和食物性味相对应,促使营养达到平衡。为什么有的人“油浸不长肉”,而有些人“喝水也增膘”?一句话:体质有差异。所以要针对自身的体质来进行营养平衡。如寒性体质的人,宜食热性食物;热性体质的人则宜食凉性食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明白食物的性味。
  
  免疫平衡生活入手
  
  有些被医生宣布只剩几个月生命的癌症患者,却依然活了很多年;全家人一起吃一起睡,有人得了乙型肝炎,有人却安然无恙……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抵抗各类疾病?因为这些人有比其他人更平衡的免疫力。人体90%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为什么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依然遭受着各种细菌、病毒的威胁?像几年前的“非典”,以及近年来流行的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这与我们的免疫功能发生了障碍有很大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致病原与人体免疫力之间能保持精确的平衡,如果因某种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能防御、识别、清除致病原,人就会生病。如现代生活压力过大,不安、焦急等心理因素,睡眠不足等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也会衰退。要调节免疫平衡,需从日常生活人手。保持规律的睡眠,多摄取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保持乐观情绪,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改善肠道生态环境等,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运动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平衡不可替代的方法。建议每日进行20~30分钟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不宜超过一小时,否则会导致体内氧化过度而影响免疫力。如若免疫功能失调,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免疫损伤。临床证实,免疫力过高可导致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哮喘、红斑狼疮、类风湿、病毒感染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免疫力过低,对人的健康同样带来危害。
  
  元素平衡 天人一体
  
  在地球表面存在的92种天然元素在人体中均存在。在地壳中含量多的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也多。
  从原子水平讲,人体中的碳、氧、氢、氮的含量最多。约占96%,其他元素虽是微量元素,但人体不可缺少。人体所含元素重在平衡,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如硒是生命火种,缺硒会引起贫血、心肌损害和癌症,但多了又会中毒。传统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也是讲人体元素与大自然元素保持平衡、稳定。药疗、食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补充所缺元素。
  从分子水平讲,人体中水占了约2/3,其他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盐。各种器官都存在于体液中。中医讲人体有365个溪谷;12条水渠道,穴位是水库。当人体内的水分随着生命的成长不断流失后,细胞和机体就无法再起到生物过滤器的作用,于是人体本身不能再剔除有害的物质,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产生,从而使自然寿命减少。
  与人体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的平衡养生方法,还包括心理平衡、酸碱平衡、代谢平衡、激素平衡、神经平衡、经络平衡、生活平衡等诸多方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适度、合理、平衡的生活方式,才是于健康有益的养生方式。
其他文献
春节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前后,横跨了两个节气,即立春和雨水.按照这两个自然节气的特点,结合年俗的形式,有助于我们度过一个健康而欢乐的春节.
本文首先从城市雕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研究了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文章深入的分析了城市雕塑和城市文化的概念、性质、特色及功能,根据城市文化和城市雕塑的特点
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Ten.X 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et Dietr.)属杉科落羽杉属,它具有速生、抗风、耐盐碱、耐水湿等优点,是优良的用材、防护和观赏树
纽约(路透社健康新闻)报道,一项最新的专业研究表明,极度的温度变化和被严重污染的空气增加了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路透社健康新闻援引这项研究的带头人——英国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克里希南·巴斯卡兰博
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上的细微差异都会对人的寿命长短起作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平均期望寿命增加了30年,是人类历史5000年以来增长最多的时期。百岁老人(年龄是三位数)并
龙年岁末,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她勇敢挑战厄运、创造财富传奇的故事后,引起巨大反响。钱丽迅速蹿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励志达人’。国内一位著名电影导演还准备把她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亚健康问题非但没有减少,慢性病反而逐年增多,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占因病死亡总数的61%。原因是什么?现代科学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关键是生活方式,
以扬麦12为材料,在大田稻茬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播量、行距及氮素运筹栽培措施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50~300千克/公顷下,
腹部病rn如果肚子里老咕噜咕噜地叫唤,这是胃病或者是中气不足引起的肠鸣.rn还有一种病是肚里胀气,但只要放一个屁,就会觉得特别舒畅,这种人常常会觉得身体很重,这属于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