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分子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高产量的卷对卷生产工艺制造轻质、柔性器件的优势。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工作致力于理解和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其中包括:有机材料的设计,器件工艺的优化及器件效率的理论计算等。目前,随着非富勒烯有机受体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获得巨大突破,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过18%,而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也达到15%以上,显示有机太阳能电池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着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分子的设计,合成了聚合物给体和小分子给体,根据分子的特性制备了结构不同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并进行合理的优化。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这项工作中,设计了三种其中以双噻吩并苯并二噻吩(DTBDT)为给体单元,以双噻吩酰亚胺(BTI)为受体单元的聚合物给体,并以2-辛基噻吩为π桥,所有这些聚合物均与Y6形成了高效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使用BTI作为受体单元来显着降低空间位阻,同时是平面刚性结构,从而扩展了共轭骨架。随后为了进一步优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共轭π桥用于扩大光吸收范围并通过氯原子控制聚合物能级。与受体共混后,PDTBDT-T-Cl:Y6由于结晶度和相容性的平衡而显示出出色的电荷分离效果,并且具有高度有序的face-on分子取向,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电荷传输能力以及降低了电荷重组概率。因此,基于PDTBDT-T-Cl:Y6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5.63%。这项工作旨在强调BTI单元可以与给体单元有效共聚,以实现扩展的共轭,从而改善聚合物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能,为将来设计高性能聚合物给体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2.在这项工作中,研究分别具有A-D-A和A-π-D-π-A结构的小分子给体2DTBDT和2DTBDT-2T,当给体与小分子共混后,构筑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富电子的双噻吩并苯并二噻吩(DTBDT)被作为中心核单元,实现扩展共轭平面并增强分子刚性。并通过二聚化方法在主骨架中插入了另外的DTBDT,也就是以双DTBDT作为核心,以罗丹宁为端基得到2DTBDT。在选择了二噻吩作为π桥,加深HOMO能级后得到2DTBDT-2T。在该体系中,全小分子的活性层是和小分子Y6以及IDIC-4F混合在一起。其中,基于2DTBDT-2T:Y6的器件显示最高效率,高达12.31%,基于2DTBDT:Y6的器件效率仅有1.59%。当以IDIC-4F为受体时结果完全相反,2DTBDT:IDIC-4F的效率达到7.18%,而2DTBDT-2T:IDIC-4F仅有5.71%。该结果表明,当双DTBDT作为中心单元,添加噻吩作为π桥后,改变了分子的能级,因此受体的选择也发生了改变,进一步证明了为了得到更佳的器件效率,不仅需要达到与受体的能级匹配,同时要求共混膜的相分离得到合理优化,达到提高电荷迁移率并抑制了电荷重组的目的,相应地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激光熔覆被用于对缺陷零件进行修复再制造,零件修复后性能接近甚至超过零件原来性能。但是在散热条件较差的工件上或长时间连续进行激光熔覆时,工件将出现热积累效应,导致工件表面温度上升,造成熔池不稳定。热积累效应直接影响到熔覆层成型的外观、内部缺陷、力学性能。为了提高激光熔覆层的成形质量,本文在现有轴类零件的激光熔覆工艺基础上设计基于热积累现象的轴类零件过程工艺优化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热积累现
磁脉冲冲裁是一种高效率、高速的新型冲裁工艺,适用于导电性能强的金属薄板。铝合金有着许多优异的性能,是汽车轻量化材料中运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本文针对AA5182车身用铝合金进行磁脉冲冲裁工艺和机理研究,并基于磁脉冲冲裁件探究了其在磁脉冲翻边工艺上的应用。首先,从尺寸精度、冲裁内壁微观形貌、横截面微观形貌以及加工硬化程度等四个方面探究了放电能量对冲裁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比了不同凹模形状、不同板材厚度下的磁
基坑的安全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当基坑围护结构发生大变形时,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抢险加固措施,以限制基坑产生进一步的破坏。钢管斜支撑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并能根据基坑变形情况灵活布置,因此在基坑抢险中的应用广泛。但目前使用钢管斜支撑进行抢险时,常需要临时现浇混凝土底座,存在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后续拆除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坑装配式快速斜支撑结构(以下简称为装配式斜支撑),其采用
随着人民大众对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准确率要求的提高,气象工作也逐渐向多样化与精细化转变。本文设计与实现了集气象要素网格数据的生成、评估、应用、存储于一体的一站式系统——气象要素精细化网格服务与动态能力评估系统。为优化系统在精细化网格服务模块海量数据处理性能,本文提出了自适应时空异质性反距离插值算法,该算法以反距离权重法为核心,通过Delaunay三角网的方式实现快速空间聚类、使用相似性距离确定反距离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氢能源被认为是实现该目标的最终解决方案。基于多孔载体的乙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有望小型化和即时化的制氢技术。多孔载体和催化剂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乙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性能的关键。SiC多孔陶瓷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耐高温、力学性能及孔通道可设计性,是乙醇水蒸气重整高温环境下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和反应微通道。但SiC多孔陶瓷因其内孔表面特征及
在我国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环境也遭受着日益的严重侵蚀,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显著,如雾霾、光化学烟雾等,除此之外VOCs还会对人体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威胁。工业源作为VOCs的主要排放源,存在着监测体系、标准体系不完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落后的问题。在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着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深化工业污
停车场自动泊车AGV的应用可以节省车主停取车的时间,提高停车场的运行效率。文章源于工程项目,为提高泊车AGV安全性,使用安全裕度层和动态障碍物层对地图进行改进,进而影响路径规划。改进方法不限于特定环境和机器人类型,对其他移动机器人也适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在全局路径规划中,为了使自动泊车AGV远离静态障碍物的同时尽可能规划较短路径,提出了安全裕度层的概念。安全裕度层为多层代价地图中的一层功能
声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可被用来为低功耗微型化设备提供能量,但是由于声音本身具有功率密度低、频率范围广等特点,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还存在一些难题。因此本文针对声能采集技术中声能密度低、采集频率窄等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设计多频可调的能量聚集放大结构和机电转换装置,将声能转化为电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了圆柱-方形腔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Helmholtz谐振腔声压放大理论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超高的电导率使其在柔性储能器件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在组装成宏观薄膜的过程中,石墨烯之间的紧密堆积使薄膜材料的比表面积衰减严重,从而使电极无法发挥出预期的电化学性能。与赝电容材料复合不仅能增加薄膜材料的比表面积,还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储能位点,是提升石墨烯基薄膜电化学性能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该策略往往会导致电极表现出较低的质量比电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满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可直接成形零部件的新型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决定未来经济的十二大颠覆技术之一,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石。激光增材制造因独特的“逐层制造”加工方式,使得材料的微观组织呈显著的异质性,宏观力学表现出各向异性。深入研究增材制造独特的微观组织与变形不均匀性的相互作用机理是理解增材制造材料变形行为、优化制造工艺、提高材料整体性能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微观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