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转型,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自我国部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就高度重视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福建省目前已创建特色小镇66个,成效显著。但是,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福建省当前还较少有与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因特色小镇类型众多,难以用一套通用、可靠、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所有类型的特色小镇。因此,为使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完善,更具针对性,本文聚焦于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通过借鉴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省出台的相关特色小镇评价标准,同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一套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福建省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依据。首先,笔者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阅与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当前特色关于特色小镇概念内涵、创建运营、文化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历史文化村镇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综述,并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同时,界定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并论述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区域核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作用。其次,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找、当面访谈的方法,搜集、整理福建省特色小镇的各项数据,分析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及占比情况、地区分布概况、主导产业选择,发现其当前主要面临传统文化未弘扬,人文气息趋淡薄;新兴产业缺乏,人才引进困难的发展困境。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国家级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五夫镇作为实证对象,在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五夫镇发展建设总分值为6.8492分,参照划定的评价等级,属于Ⅱ级,说明五夫镇当前发展建设现状处于较好水平。最后,基于五夫镇的发展建设评价结果总结,讨论其当前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福建省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加大主导产业投资,推动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添人文气息,促进文化传承;引进杰出人才,为小镇发展注入活力。
其他文献
从内外2个方面提出构建"双平台双能力"的必要性,明确了"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其构建思路、方法、保障。"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
<正>什么叫指定分包尽管目前的建设施工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指定分包现象,建筑行业人员对指定分包的熟悉程度犹如家常便饭,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是建设部制定的建
针对常态混凝土大型闸墩在快速浇筑条件下的应力安全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规浇筑、短间歇期浇筑和厚层短歇浇筑3种方式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变化规律,认为在合理安排通水冷却、表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普遍存在,同时一国拒绝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国际合作困境也比比皆是。依据合作方政策协调程度差异,国际合作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
在对软包装酱排骨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加工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并指出软包装酱排骨关键控制点及其临界值.
我国西南地区高温季节持续较长,碾压混凝土坝面临施工期温度裂缝的威胁.基于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开裂机理,结合某大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强约束区高温季节的施工,采用有限元仿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