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语义关系角度探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词汇是语言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的不足是造成学生对外语学习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学习者由于词汇掌握的深度不够而不能准确地提取、使用词汇。本论文以连通主义理论和内森(1990)以及理查兹(1976)提出的词汇知识框架理论为基础,探索词汇语义网络与词汇知识的掌握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构建语义关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来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更深层、更丰富的词汇知识。 根据连通主义理论我们知道,词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概念上与其相关的其他词汇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词汇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词汇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由此我们得到启示: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词汇间的语义关系来加深对词汇知识的学习。语义关系指语言中词汇间的关系。语义关系可分为词汇意义关系、形态关系和语法意义关系。词汇意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一词多义等;形态关系主要指形态结构关系和同形异义等;语法意义关系主要是指词汇搭配关系与其他聚合关系等。构建词汇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词汇意义进行深层次的处理过程,可为词汇的意义提供精确定位,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 在对各种语义关系的词汇教学分别予以分析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综合上述各种语义关系进行词汇教学具体步骤,即对每个新词应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建构其多种语义关系。我们沿用Brown和Payne的词汇教学模式将词汇教学步骤分为:碰遇新词、掌握词形、构建语义关系、巩固新词和应用新词等五步讲解词汇。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以验证该词汇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语义关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可以增进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现状。第一章概述当前国内外词汇学习研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我们明确了此项研究中词、词位和词汇知识等概念的意义,提出了对词汇知识全面掌握的概念与方法。第二章详细介绍了词汇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状态,通过对语义关系的分类分析了由不同词汇关系构成的词汇语义网络,指出词汇学习可以通过增加和深化这些关系网络来扩大词汇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第三章从词汇学习的概念、策略以及方法等不同角度及相关理论来构筑本论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用词汇深度知识实验证实这种词汇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语义关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可以增进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教学启示、不足和对后继研究的建议。从研究所得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理解和产出语言的各种知识(包括词汇关系)并且给学生更多的词汇学习的指导和实践机会以提高词汇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诞生于20世纪末的翻译操纵理论开启了文学翻译向文化转向的研究新境界,使人们从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诗学规范等众多外部因素来对翻译进行研究,以安德烈·勒菲夫尔为代表
本文通过模拟土与土钉接触试验,借助数值分析,把其中一种接触过程简化为有初始间隙的单元接触,对接触条件和接触状态进行了讨论.
目前大多数喷墨打印材料都是非牛顿流体,要想达到预期的喷墨效果,需要掌握非牛顿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机理.本文通过Laplace变换,结合声学模型,推导出了描述幂率流体在管道中流态
本文纵观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和现代戏剧的产生,概括了符号学的三个分支--语用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的基本理论,从一般意义和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戏剧,尤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特点,
婚姻家庭犯罪是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犯罪,相较于其他暴力犯罪,婚姻家庭犯罪发生在家庭内部,有着自己的特征.一方面,该犯罪的施暴主体绝大多数是男性,他们的身份除了施暴
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动机都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多数研究者侧重于动机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另一方面,表明课堂互动与学习动机之间的某种关系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深入发展,翻译已经和非语言学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翻译界的“文化转向”给予了这种与以前不同的新的视角,新的分析方法研究翻译发展的机会。这种机
我国传统的醉酒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从遏制醉酒犯罪、 维护社会秩序的刑事政策出发,为追究行为人的严格责任提供了依据,却违背主观责任原则.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严格遵守主观责任
2018年3月11日,宪法修正案被正式通过并予以实施.至此,我们国家的宪法通过了五次修正案,这五次修正案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我们国家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科技的进步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 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的治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