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中功率分配策略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协作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基本思想是在单天线的终端节点可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共享各自的天线,相互协作发送信息,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多天线终端的虚拟环境,提高系统信道容量,保证无线网络的连通性,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在通信系统中,功率资源都是有限的,对功率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AF)多跳协作模式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系统的信道容量,在系统总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最大化信道容量的功率优化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消除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结合OFDM技术,研究了OFDM多跳协作网络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功率优化分配算法,即先优化单个子载波上各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使该子载波上的信道容量最大;再优化各个子载波间的功率分配,使单跳的信道容量最大,从而最大化系统的信道容量。将本算法与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A-OPA)和平均功率分配算法(EPA)的信道容量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另外两种算法。
其他文献
世界通信与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成为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数字电视采用MPEG-2形式的基带数据格式,并将DVB标准作为数字电视标准。MPEG-2
随着软件无线电与微电子的迅速发展,在现代雷达系统中,接收机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现有模数转换器可以直接对射频信号进行奈奎斯特采样,以及接收机采用多通道采样,使得采样数
超宽带穿墙探测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侵入式探测技术,利用电磁波信号穿透非金属障碍物并对目标进行探测及成像。由于其较强的穿透能力以及较高的距离分辨率,超宽带穿墙探
遥感,通俗来说是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的技术,即不与物体本身进行接触,而是通过遥感平台搭载的传感器来探测和接收地面场景或目标的信息。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技术是指对地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得到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变化信息。随着稀疏表示理论的发展以及图像天然稀疏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稀疏表示应用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领域,提出了许多基于稀疏表示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图
细胞神经网络(cellular neural network,简称CNN)属于一种能够灵活实现的网络模型,具备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局部性、强实时以及连续处理能力、输出是分段线性等动力学性质。特别
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SDN)及虚拟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数据中心。作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开源虚拟化技术,OpenStack允许用户部
压缩感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普遍关注,原因是其打破了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缓解了信号传输成本压力,提高了传输效率,迅速成为信号处理领域的焦点。本文利用了压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