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盲法对比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从投入临床实践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其适应症不断扩大,治疗人群及患者数量相应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治疗并发症就成为了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而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不但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其治疗效果也优于传统盲穿法。因此本课题主要观察对比超声法与传统盲穿法二者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观察可否依靠超声技术可视化优势,而采用低浓度麻醉药液来达到与高浓度药液同等的治疗效果,更进一步增加该项穿刺技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选择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病例共96例,随机分为4组,U1组24人,超声引导下使用0.8%利多卡因5毫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M1组24人,传统盲法下使用0.8%利多卡因5毫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U2组24人,超声引导下使用0.4%利多卡因5毫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M2组24人,传统盲法下使用0.4%利多卡因5毫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并观察首次穿刺成功率、霍纳征出现率、霍纳征维持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从而进行各项数据观察对比。[结果]1,首次穿刺成功率方面,采用超声法的U1、U2组较传统盲穿法M1、M2组成功率提高,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霍纳征出现率方面,相同浓度药液不同方法组间对比(U1组与M1组对比,U2组与M2组对比),超声法均较传统盲穿法在相同浓度药液穿刺后有较高的霍纳征出现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相同方法组间对比(U1组与U2组对比,M1组与M2组对比),U1、U2组无显著差异,M1组较M2组亦无高霍纳征出现率;3,霍纳征维持时间方面,U1组与M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U2组与M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U1组与U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1组与M2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出现率方面,相同浓度药液不同方法组间对比(U1组与M1组对比,U2组与M2组对比),超声法均较传统盲穿法在相同浓度药液穿刺后有较低的并发症出现率,不同浓度相同方法组间对比(U1组与U2组对比,M1组与M2组对比),其中U1、U2组无显著差异,而M1组较M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较传统盲穿法更加安全、有效;2.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在低浓度下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燃料将日趋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功能性材料。纤维素物质广泛存在于
财务会计确认是根据环境、条件和会计政策,按照一定标准,对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具体对象的性质与关系所进行的认定。本文在对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上进行论述,对权责发生制的概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成人腰椎尸体标本,确定椎弓根后外入路行椎体成形术的穿刺路径。然后在尸体标本上进行测量及穿刺,找到腰椎体成形术骨性进针标志及进针角度,且讨论该手术入
第一部分正常L4-5节段椎间高度、椎间高度指数的研究分析目的:测量正常腰4-5节段椎间高度、椎间高度指数,并分析其特点。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腰椎MRI
高师院校在培养幼儿教师过程中,还存在着专业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融合、游戏实践教学能力训练得不到强化、保教综合能力培养没有有效开展、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欠缺等问
研究目的:随增龄而出现的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报道衰老过程中肌肉流失与维生素D缺乏呈正相关,那么是否维生素D补充能够延
背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作为普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自1935年由Allen Whipple等人介绍及推广以来,目前已成为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整理、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的主要著作《儒门事亲》进行研读和挖掘,并参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已成为现代手术的热点。近年来,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人数的增多和死亡率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