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教学理念也更加凸显,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愈深入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欠缺不足,主体作用也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大学生呈现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适应教育教学现象,那么显而易见,大学生自觉、自发、能动和创造性地参与教育教学的行为需有待加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太鲜明显著的。由此看来,以提高大学生主体性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优先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归纳比较的方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进行论述。首先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方面对大学生主体性进行概括并加以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学生主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概念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实践交往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明确问卷对象和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网上发放问卷,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和整理,进而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切实给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对策,在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这几个大方面增强学生主体性,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引路作用,培育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